吕曰:“龙本肝之象,虎乃肺之神[1]。是此,心火之中而生液,液为真水,水之中,杳杳冥冥而隐真龙;龙不在肝,而出自离宫者,何也?是此,肾水之中而生气,气为真火,火之中,恍恍惚惚而藏真虎;虎不在肺,而生于坎位者[2],何也?”
钟曰:“龙,阳物也,升飞在天,吟而云起,得泽而济万物,在象为青龙,在方为甲乙,在物为木,在时为春,在道为仁,在卦为震,在人身中五脏之内为肝。虎,阴物也,奔走于地,啸而风生,得山而威制百虫[3],在象为白虎,在方为庚辛,在物为金,在时为秋,在道为义,在卦为兑,在人身中五脏之内为肺。且肝,阳也,而在阴位之中,所以肾气传肝气,气行子母,以水生木,肾气足而肝气生,肝气既生,以绝肾之余阴,而纯阳之气上升者也。且肺,阴也,而在阳位之中,所以心液传肺液,液行夫妇,以火克金,心液到而肺液生,肺液既生,以绝心之余阳,而纯阴之液下降者也。以其肝属阳,以绝肾之余阴,是以知气过肝时,即为纯阳,纯阳气中,包藏真一之水,恍惚无形,名曰阳龙。以其肺属阴,以绝心之余阳,是知液到肺时,即为纯阴。纯阴液中,负载正阳之炁,杳冥不见,名曰阴虎也。气升液降,本不能相交。奈何气中真一之水,见液相合;液中正阳之气,见气自聚。若也传行之时,以法制之,使肾气不走失,气中收取真一之水;心液不耗散,液中采取正阳之炁。子母相逢,互相顾恋,日得黍米之大;百日无差,药力全;二百日,圣胞坚;三百日,胎仙完;形若弹丸,色同朱橘,名曰丹药,永镇下田。留形住世,浩劫长生,以作陆地神仙。[4]”
吕曰:“肾水生气,气中有真一之水,名曰阴虎,虎见液相合[5]也。心火生液,液中有正阳之气,名曰阳龙,龙见气相合也。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理当然也。气生时,液亦降,气中真一水,莫不随液而下传于五脏乎?液生时,气亦升,液中正阳之气,莫不随气而上出于重楼乎?真水随液下行,虎不能交龙。真阳随气上升,龙不能交虎。龙虎不交,安得黄芽?黄芽既无,安得大药?”
钟曰:“肾气既生,如太阳之出海,雾露不能蔽其光。液下如踈帘,安足以胜其气?气壮则真一之水自盛矣。心液既生,如严天之杀物,呼呵不能敌其寒。气升如翠幕,安足以胜其液?液盛则正阳之气,或强或弱,未可必也。”
吕曰:“气生液生各有时。时生气也,气盛则真一之水亦盛。时生液也,液盛则正阳之气亦盛。盛衰未保[6],何也?”
钟曰:“肾气易为耗散,难得者真虎;心液难为积聚,易失者真龙。丹经万卷,议论不出阴阳;阴阳两事,精粹无非龙虎。奉道之士,万中识者一二,或以多闻广记,虽知龙虎之理,不识交合[7]之时,不知采取之法。所以古今达士,皓首修持,止于小成。累代延年,不闻超脱,盖以不能于龙虎,采黄芽而成丹药。”
[1] 亦有版本作“形”,今从道藏版本。
[2] 亦有版本作“出自坎位者”,今从道藏版本。
[3] 亦有版本作“兽”,今从道藏版本。
[4] 亦有版本作“所谓陆地神仙”,今从道藏版本。
[5] 亦有版本作“相会”,今从道藏版本。
[6] 亦有版本作“未知”,今从道藏版本。
[7] 亦有版本作“交会”,今从道藏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