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众所周知,近十年来,高校恶性案件频发。 这些高学历大学生自杀或杀害亲友的悲惨事件说明了他们的各种人格缺陷。 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已成为我国当前大学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
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中,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承载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纵观大学通识教育,与儒家经典相比,道家思想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 著名教学理论专家杨启良先生从古典教育中德育的角度指出了这一点:“道家德育是隐藏的中国传统德育,而道家德育传统则是被忽视的另一半。”中国的道德教育传统……中国先秦乃至后世,道家《老子》是第一部可以称为道德专着的文献。重儒而轻老子,道家在阐释传统道德教育的本质时却很少,至今仍是一种未变的文化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1] 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内容,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道教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当代大学生克服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道家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修炼更大的人生境界。 笔者于2012年底利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十六人格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为测量工具,对辽宁省20多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质量和心理健康调查。 对收集到的千余份有效问卷分析显示,23.33%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轻度心理异常、焦虑、强迫症、抑郁等神经质情绪。 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有:(1)就业问题; (二)经济问题; (三)学业问题; (四)爱情婚姻问题; (5)同学、师生关系等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难免会遇到各种烦恼。 解决烦恼的关键是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培育人生宏大境界。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万物之威为一”的情操。 他主张个体生命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追求“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一”、“与精神独存”的人生宏大境界。天地”。 “逍遥游”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所谓“逍遥游”,就是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活动。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庄子》中真正的人、神或圣人。 庄子将这些理想人格的特征概括为:“至人无己,神无功德,圣人无名”。 [2]所谓无我,就是忘记自己的存在,进入物我一体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你可以忘却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所带来的情绪波动,让你的主观情绪能够自由自在。 武功指的是淡泊名利。 无名,即荣辱名等空名。 庄子认为,只有真正做到无我、无功、无名,才能达到自由、无忧、无忧、独立的境界,即顺应自然的最高境界。 庄子对人生宏大境界的描绘,对于缓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保持平静的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上出现了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不正之风。 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庄子用很多寓言告诉我们,名利的混乱其实是一件庸俗的事情。 庄子“逍遥游”的宏大人生境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宽广的胸怀和视野,让大学生能够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得失,无论顺境逆境都保持平常心,从而形成健全的心态。性格。
(二)珍惜生命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大学校园恶性事件频发,说明一些大学生对生活态度的迷茫和挣扎。 而“道家主张朴素自然的生活状态,倡导善待生命、珍视生命、爱惜自己、爱护他人的思想,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3] 当老子面对“五色”时,当“五声”、“五味”、“田野狩猎”、“稀有物品”等外物扰乱人性时,他提出了“谁更胜一筹”的问题。名重要,身重要,身重要,物重要”。 老子把生命存在的意义寄托在了上面的“名”和“物”上。 庄子认为那些“失身于物,失性于世”的人是“倒人”,并进一步评论说:“当今世间的君子,往往为物冒着生命危险,牺牲生命,这不是可悲吗?” 身居高位的人,损失都很大。 看到好处却低估了自己的生活,这不是很困惑吗?” [2]747 庄子认为人的生死和命运的变化都是自然的。 俗话说:“生命来了就无法阻止,去了就无法失去”。 生命源于道,没有人有能力改写这样的生命轨迹。道教告诫人们要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和过程,不要粗心地伤害生命。吴光远先生指出:道教,是一种充满对生命深切关怀的哲学思想,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重视一切生命的存在价值,在保护自己的同时珍惜他人,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和谐道家认为,赏赐和荣誉都是外在的东西,并认为人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自由来换取这些外在的东西,就像“戏弄千尺麻雀”一样。隋王之珠”[2]751,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道家认为,珍惜生命不仅仅在于保存肉体生命,更重要的是滋养心灵。 例如,庄子认为,人的一切困境都是自己造成的,“人心险山水,难识天;天尚有春、秋、冬、夏之相,人性厚重,有情,所以外表厚重,有利于长寿。如果不消失,有的到达内心,有的奔放,有的缓慢。又锋利,故如渴求义,除如热。” [2]843-844 当人心受到名利地位、金钱的干扰和诱惑时,就会造成身心的不和谐,只有“养心”,才能达到和谐的精神境界,实现更好的健康目标。
(三)不为物之奴 道家“不为物之奴”思想强调绝对的精神自由,这对于缓解现代人的精神压力、保持平静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价值。 所谓“不为物所奴役”,就是不被外界事物所驱使、束缚。 庄子告诉我们,最高的享受是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对肉体之外物质财富的获取和占有。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现代人面临的三大困境之一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导致人际关系冷漠。 雅斯贝斯提出的人类生存困境,与2500多年前庄子揭示的“人为亡国”的困境如出一辙。 庄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揭露和批判了“人为物亡”的异化现象。 庄子极力反对物质利益和强大礼法对人身自由的束缚,要求人们“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 庄子本人虽然“居穷巷,穷织鞋,生活贫苦”,但他视功利为粪土,“笑金钱之富贵,臣之尊荣,宁为己而玩污秽”。 -比什么都不做而取得任何成就更快乐。” “受制于国”体现了庄子“不为物所奴役”的人生态度。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 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将人生成功的标准定义为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获得。 未能正确处理事物与人的关系是大学生心理焦虑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老子“少思寡欲,知足知足”的原则和庄子“不为物所奴”的主张,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服从”的观念。 ”的人生观,从而重新判断各种外在欲望的合理性,进而摆脱物欲的束缚,达到身心的和谐。
二
道家思想不仅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提出了健全人格培养的方法论。 道家提出修心的方法是“心斋”和“坐忘”。
这是道家独特的内省方法。 “辛斋”一词出自《庄子·人间》一章。 在这篇文章中,庄子通过仲尼表达了“辛斋”的内涵。 “心斋戒”就是灵魂的斋戒。 《心斋》要求懂道的人“以气听之”,即用气去感受,即把旧有的经验和认识所形成的有限而固化的“意”转化为清晰的意。通过“心斋”的虚空过程,清净博大的空灵与宁静,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庄子·人间》还用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来表达“坐而忘”的意思。
“坐忘”是颜回通过不断潜心修行而达到的境界,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达到“坐忘”的境界之前,首先要经过“忘礼乐”和“忘仁义”两个阶段。 而忘记“礼乐”和“仁义”,实际上意味着超越世俗伦理观念和规范,实际上意味着忘记外部环境。 过了“心跳快”
“坐忘”之后,主体的心就变成了安静、不活跃、透明的心。 道家思想中的“心斋”、“坐忘”本质上都是心理控制和调节的方法。 对于大学生缓解内心焦虑、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它可以从深层次上消除人们的心理压力,达到心理平衡。 道家“认知疗法”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杨德森先生认为,面对生活事件、挫折、失败时,可以用道家思想作为一种心理应对方法,摆脱精神痛苦。 分析派的心理防御机制叫超脱,让生活事件与你无关,你成为旁观的第三方,采取‘冷眼’的态度来缓解因挫折和伤害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三
既然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理想诉求,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大学课堂上有效地传授道家思想,让大学生沉浸在道家思想中丰富多彩的道家思想世界? 让他们被道家思想的魅力所吸引,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让大学生真正从中有所收获? 道家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还原自然,讲究“自知之明”和“独到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精神。 首先,教材的选择是关键。 由于其历史较长,承载道教思想的文字相对晦涩,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所以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通俗易懂、故事性强的寓言故事,比如车轮压扁车轮、厨师丁解牛、佝偻病继承虫子等等,这些寓言故事形象生动。且深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道教经典诵读应成为道教思想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诵读是掌握道教文化的唯一途径。 不背诵,总是很难接近和捕捉一些经典的独特魅力。 背诵有助于培养直接从经典中获取营养的能力。 最后,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大学生交流学习道家思想的心得,学生可以提交论文或发表课堂演讲。 通过交流,他们可以深刻地理解道家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