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长寿是大罪——中国传统文化大师钱穆的养生之道
钱穆先生与吕思勉、陈渊、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他是“中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 他被誉为“国学大师”。 回顾他的家族史,祖父37岁就因病去世,父亲只活了41岁,大哥也英年早逝。 “三代短命”的隐痛让钱穆由衷地感叹——“长命百岁,罪大恶极”。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努力工作,决心保持健康。 经过半辈子潜心研究和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96岁时获得成功。
(五福长寿)
但长寿真的好吗?
易学的太极思想认为:“寿命增加,疾病就会增加,寿命增加,福气就会减少”。 长寿与福祉,这两个看似吉祥的征兆,却预示着不祥的后果!
古人认为:“寿愈久,病愈多;寿愈久,福愈少”。
人的寿命如果增加,无数的痛苦就会随之而来。 另外,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太过丰富,我相信他不会有太多的福分。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活得更长是一件好事。 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曾经问过佛陀。 他问道:“佛陀,我这一生很精进,子孙众多,善行也很多,但为什么最后却得了病,家里又穷呢?”
佛曰:“世间种种苦恼,人入轮回,得失皆有因果”。 而迷惑是因,痛苦是果。 是故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人其实一直在轮回,只是你看不透,所以你就走不出来。 剩下的苦与乐,都会随着因果的轮转而改变。
俗话说“人生十有八九会不如意”。 不管活了多少岁,你都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遇到的一切一定是痛苦多于快乐。
而且,随着你的寿命越来越长,命理越来越深,你最终会明白,你所承受的因果考验会越来越多,你不会有太多幸福。
即使人们生老病死,仍然无法阻挡人们对健康长寿的不懈追求。 然而,通过多年的研究,笔者了解到,先天的寿命在于父母,后天的寿命在于悟性,人的最大寿命是由与生俱来的固定基因决定的。 密码是注定的,而这个注定的命运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将采取哪一步的命运。 相应的病症必定会在流年爆发。 即使我们知道自己的处境和未来必然的命运走向,这也只能改善一部分。 改变是不可能的。 故曰先天长寿在父母,后天长寿在悟。
人类的疾病包括硬件的损害以及软件和精神能量的损害。 《易经》的作用之一,其实就是教你如何巧妙地运用天、地、人三才(天、地、人)来有效地冲破障碍,击败强大的对手。 所以,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敌克敌,看似无为却无所不能,这就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所以,从层次上来说,《易经》无疑是百经之首,是人类文明的精髓,是真正的大智慧。
要想过正直的生活,就必须有心智。 否则,即使你活在世上,对人生、对社会也毫无意义!
学得清楚,学得深刻
一个人想要在长寿上有所突破,取得骄人的成就,除了拥有强健的身体外,远大的志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撑也是必不可少的。 自幼酷爱读书的钱穆不仅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还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幼时失去父亲的特殊经历,让钱穆从一开始就是母亲眼中的“读书的种子”。 通过“独立苦学、外有名声、内无矫饰”的勤奋学习,钱穆终于找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成功步入国学殿堂。 他不仅成就了自己毕生的激情,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学识获得了比常人更深刻的人生理解和体验。 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诗表达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使人忘老,病时需书为良医”。 钱穆自己说:“我不敢认为自己在学习上有什么成就,我只是觉得在这茫茫学海中,我找到了自己,回归了自己,给了我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向下。”
如果人们的生活比较顺利,没有障碍,那就是不祥之兆。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人,都会有无数的烦恼,也会因为太幸福、没有敌人而死去。
有时候,生活太过顺利,这不是好事,而是一场灾难。 因为它会间接地使人失去向上进取的热情,失去防范意识,从而使人陷入四战的境地。
想象一个人过着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的生活。 如果给他们一记重锤,他们会如何反应,会产生什么后果?
显然,他们会从巅峰跌落到谷底,甚至跌入低谷,因失落而失去人生方向。
人在顺境的时候,因为看不到周围发生的事情,就会造成很多恶事。 相反,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置于逆境中,无论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都伤不了他。
为什么我们常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就是因为愿意折磨自己、不太沉迷于享乐的人才能进步。
所以,生活越顺利,就越要警惕。 因为平静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风暴。
当周围人的态度突然改变时要小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的好,也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的坏。 只有利益的竞争。
俗话说“人心善恶难测,爱情如深海一叶扁舟”。
人心是善与恶并存的。 普通人很难预测它会是什么样子。 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警惕任何一颗人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尤其是那些狡猾的阴谋家,当他们想要伤害你的时候,他们不会告诉别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时候你就应该从他们的态度来观察。
如果有些讨厌你的人突然改变态度,对你很好,要么今天拍你马屁,明天讨好你,就证明他的动机不纯。
有一个现实是我们需要清楚的,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除了他们的父母。 对于普通人来说,《周易》并不是一本旧书。 它隐藏着更深的智慧并保留着祝福。
《易经》对应着多种人生决策方法。 当你的生活不顺利时,“干”和“坤”认为你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曲折时,你应该按照人与自然的规律行事,而不是干涉命运。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保护自己的铠甲,就很容易陷入不归路。
风景怡人,心胸开阔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大师,钱穆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天人合一”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 这种观点体现在他对山水旅游的热爱上。 乡村里的爱的感觉。 平时,有空闲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到处玩。 几十年来,全国许多景点都留下了他温柔的足迹。 美丽的大自然让他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同时也变得心胸开阔,开朗,这对于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非常有帮助。 在他的作品中,他不止一次谈到这一点:“旅行就像阅读历史,尤其是阅读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读书行山,学问一心”; “宇宙不过是一个生命,人类的生命也是如此,都包含在宇宙自然的伟大生命之中,物质神化是宇宙伟大生命的表现。”
爱、舒适、家庭和睦
钱穆一生经历过三段婚姻。 不幸的是,第一任妻子早逝,第二任妻子因战争而失散。 幸运的是,当他独自定居香港时,他遇到了体贴的第三任妻子胡美琪。 两人的结合不仅让他在生活中成为了一个体贴贴心的伴侣,在事业上也变得志同道合、高度默契。 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对于他安享晚年无疑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近半个世纪的生活中,两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相守相爱,一如既往。 难得我们从未放弃,终生相守,一起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说起胡美琪对钱母的关心和照顾,熟悉他们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就连金庸先生,在最新修订版《射雕英雄传》的后记中,专门提到“钱胡之恋”时,也表达了深深的感慨。 作为钱穆夫妇婚后幸福生活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他深深佩服两人在生活中如此相敬如宾。
优雅、养性、欢乐无穷
为了缓解繁重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紧张和疲劳,钱穆还特地为自己培养了很多风雅和兴趣,以陶冶自己的品德。 一是下围棋。 围棋既可以娱乐,又可以训练思维,所以我乐此不疲。 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当我在府中学校时,我擅长围棋……几乎每天都会下棋。” 二是种花种草。 清代医学家吴尚在谈到花草的醒心养性功效时曾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乐解郁”。解忧胜于吃药。” 其实,不管这一点,仅仅每天必须要做的浇水、施肥、修剪等,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形式,对健康非常有益。 三是喜欢喝下午茶。 这种茶多为红茶,不仅有助于强健骨骼,而且对流感、心肌梗塞、皮肤等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第四是吹笛子。 钱穆热爱音乐,尤其是长笛。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喜欢吹笛子,当我孤独的时候,我会经常吹笛子给自己吹奏,声音漆黑,若隐若现,仿佛身在异地,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在我的一生中离开我的身体并在天空中旅行。”
朝闻道,夕死
孔子说:“如果早晨能知道真理,那么即使晚上死了也无怨无悔。”
这段话经常被后世追求真理的人引用。 真理是每一个仁人志士不惜付出生命的坚定不移的追求。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类能够认识世界,掌握自然规律,并利用自己掌握的规律来服务人类的生产生活,所以“闻道”非常重要。 一旦你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真理,即使早上听到死了,你也会感到满足,你的人生是值得的。 否则,即使活了八百年,不闻道,也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