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非常丰富。 个别而言,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兄弟等思想。 与五行论相比,古人规定了三德、五行、六德。 孔孟讲“圣”的一面; 董仲舒改为“信仰”一方。
仁:仁慈。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也体现了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仁以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根源,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陈之燧《载经堂集》)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中为“无教无有教”的《经典》,春秋时期,学在政,孔子首创。开办私立学校。 弟子们,无论出身高低,都可以前来接受教导。 仁政体现在政治上强调“为政以德”。 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博爱、博爱。 孔子将仁引入礼,变传统的“礼治”为“德治”。 他没有否认。 “礼治”,他的“以德治国”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爱人是仁的本质和基本内容,这种爱延伸到自己和他人,从至亲延伸到普罗大众。
含义:本指“适宜”,即行为适合“礼”。 孔子以“义”作为道德准则来评判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说文·言部》段玉裁注曰:“义、义,古今之字也。” 在周时称为友,在汉时称为义。 他们都是现代的仁义人物。 “义包括君子之义和小人之义。君子义于大我,小人义于小我。大我是为了大众、为社会;小我是为了社会。”为了凝聚人心,拥护党,这就是今天所谓的‘兄弟义气’。” (陈志燧《载经堂记·民说》)
礼: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政治伦理范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对培育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它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日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绳索,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是孔子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指认识、理解、洞察、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识的性质、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内容、知识的作用等几个方面。 关于知识的本质,孔子认为知识是道德范畴,是人类行为规范的知识。
诚实:是指待人处事诚实、不欺骗、言行一致的态度。 是儒家“五常”之一。 孔子把“信”视为“仁”的重要表现,是智者必备的美德。 任何一个言行诚实的人,都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如果当权者是值得信赖的,人民也会以真情对待他们。 善待彼此,不要欺凌。
另外,还有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中就包含了宽恕和宽容的含义。
忠诚:欲立己,先立人;欲立己,先立人; 如果你想成就自己,你就应该成就别人。 孔子认为,忠诚体现在待人接物上的忠诚和诚实。
孝道:孔子认为孝道是仁的基础。 孝不只限于赡养父母,更应注重尊重父母、长辈。 他认为,如果缺乏孝道,赡养父母就会被视为养狗,这是极大的违逆。 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会犯错误,子女应该礼貌地劝告并努力改正,而不是绝对服从父母。 这些思想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不过,孔子在谈到孝道时,也说“父母在,不宜远行”、“三年不改其父,谓之孝”,这也体现了孔子对孝道的重视。他那个时代的局限性。 孝道被后世的儒家学者视为繁琐的礼节。 《礼记》规定,父母去世后,“水浆不得入口,三日不得生火”。 “无数次哭泣”甚至“身体病弱”都变成了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毁灭。 宋明时期,孝道被视为道德理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主张父权制的绝对化。 孝道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 除了宣扬封建糟粕外,还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尊敬”、“尊敬”、“养老”,将孝道与忠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主张死后要薄葬。
体:指对长辈的爱护和尊敬。 孔子非常重视兄弟情谊的道德品质。 按照他的思想,他的弟子幽若将兄弟之情和孝道并称为“仁的根本”。
儒家思想对中国科学技术和世界文明做出了特别巨大的贡献。 据《世界自然科学重大事件年表》记载,16世纪之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 正是这些重大发明(包括发现),使我国的农业、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保持在世界先进水平。 儒家还留下了《考工记》、《天工开物》等一大批举世闻名的科学著作。 中国直到明朝末年都能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这与以漫画小说闻名的墨家无关。 所以,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一提到古代中国,你的第一印象就是科技落后,八国联盟,或者在动漫中极盛的墨家,在秦朝早已销声匿迹了。而现实中的汉朝。 这与历史事实不符。
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兴孔氏,平百家”的建议。 经过深思熟虑,汉武帝最终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家思想作为真正的国家意识形态。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手中最好的思想工具。
历代统治者为何选择儒家思想作为核心统治思想? 为什么不从数百种思想流派中选择其他思想呢?
事实上,自汉武帝以来,古代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选择并没有一成不变。 但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经过时间的筛选,统治阶级发现儒家思想最有利于统治国家,所以他们选择了儒家思想。
当然,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准确。 真正准确的是,统治阶级选择了自己的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诸子百家思想盛行。 当时的各大诸侯国的想法完全不同。 因为每个人选择的治国理念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最终,选择了法家思想的秦国统一了天下,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然而秦国因为法家思想统一了天下,却也因为法家思想而灭亡。 法家思想过分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因素。 因此,在秦末大乱之后,汉朝的创建者刘邦统一天下,决定转变治国思想。 他选择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治国之初的指导原则。
刘邦死后,汉朝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延续了这种治国思想。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道教作为治国核心哲学的弊端开始显现。 以道家思想治国,可以保证平民相对少受压迫,但却不利于中央集团。 如果中央政府选择无为而治,必然会导致其统治的末端无法渗透到各地。 一些地方势力很容易壮大,与中央对立。
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问题就已经相当突出了。 各地的诸侯国王都有自己的封地。 它们就像国中之国,随时都可能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 另外,由于平民阶层缺乏向上的道路,许多人开始选择成为骑士并信仰墨家思想。 游骑兵的存在也威胁着中央政府的统治。 比如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游侠郭协,在当地被视为无冕之王。 就连朝廷任命的官员也必须听从他的命令。 这些骑士的存在对汉朝中央政府构成了威胁,其威胁程度丝毫不亚于各地诸侯王。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决定修改汉朝无为之治的道家思想,选择其他思想作为汉朝的统治哲学。 当时,在汉武帝面前,一般只有四种想法可供选择。 这四种思想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只有这四种思想是比较完整的,可以作为治国思想。 至于其他各流派的思想,都没有这个能力。
这四种思想中,道教是前汉所选择的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 法家思想是秦朝的统治思想,它也存在很多问题。 不用说,墨家思想是受侠士们推崇的思想。 如果汉武帝选择了这个想法,他很容易迷失自我。
如此看来,汉武帝唯一的选择似乎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忠君、爱国。 如果大家都能这样想,那么国家自然就太平了,再也不会有叛乱了。 于是,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汉武帝所选择的儒学实际上是儒学的修改版,而不是原始版本的儒学。
儒家思想除了强调“忠君爱国”之外,还有孟子倡导的“民为上,国次之,君为次”的思想。 。 对于这部分心灵,统治阶级开始尽可能地切割。 只强调忠于皇帝、爱国的部分,剔除不利于自己统治的部分。
此外,后来的统治阶级还把法家的思想与之结合起来,达到了所谓的“外儒内法”。 对于老百姓来说,统治阶级宣扬的是“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 至于统治阶级本身,则是以法家思想治国。
这种治国理念成为几千年封建历史上大多数政治强国的至高选择范本。
汉代以后,随着佛教教义开始传入中原,佛教教义成为统治阶级的新选择。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外儒内法的思想政策已被证明是最好的执政思想。 很少有政权会做出新的尝试,选择以佛教思想作为自己的执政意识形态。
当然,很少并不代表没有。
南北朝时期,南朝孝凉政权是最具代表性的政权之一。 南梁政权的创建者梁武帝萧衍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梁武帝早年也是一位有才华、有谋略的皇帝,但晚年却迷恋佛教思想,甚至多次出家为僧,然后要求国家出钱去寺庙赎身。作为一个皇帝。 梁武帝晚年欲弘扬佛教思想,作为萧梁政权的统治思想。 在萧炎看来,佛教强调众生平等。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全国人民一律平等,世界自然就太平了。
然而,萧炎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有的人想要平等,有的人则不想要平等,总想比别人优越。 这样的人永远存在。 因此,萧衍晚年大力宣扬佛教思想的结果就是著名的“侯景之乱”的爆发。 不但天下大乱,梁武帝本人也被囚禁,饿死。
有了萧梁政权的先例之后,后世的统治者自然不再选择佛教思想,而是继续选择“外儒内法”的政治思想。
南北朝以后,隋朝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儒学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科举考试考验的是儒家知识。 想要在朝廷做官的读书人,只有学习儒家知识和忠君爱国的思想,才有机会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在这个阶段,统治阶级有足够的权力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儒家思想,修改成最适合自己的。
后来到了宋代,程浩、程颐、朱熹等儒家大儒进一步修正儒学,创立了所谓理学。 新儒家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能够完美地解释统治阶级的“合法性”问题。 因此,元代以后,理学开始成为统治阶级的最佳选择。 科举不仅检验这些东西,而且还把这种理论推广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禁锢平民的思想,以便更好地告知。
从统治意识形态的演变历史中不难看出,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选择其实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无论统治阶级是否做出选择,儒家思想都因其自身的特点而不断完善自己,使其更加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因此,与其说统治阶级选择了儒学,不如说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并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