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难道不是他来传承和弘扬道家学说创始人的精神吗
在甘肃天水市出生于1936年的任法融道长,自幼丧父,他是家中最小的三兄弟。外祖父为清末秀才,对儒学有深厚的造诣,父亲也读过儒家四书,并且常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任法融7岁时入乡塾读书,但14岁因家庭原因被迫废学,在家自学儒家四书和农事。
1952年,19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龙门山游览,听说元代道士丘处机曾在此得道,便留居当地并拜全真龙门正宗二十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他虽然习经韵,但更重视修真体道延年益寿和穷宇宙造化之源,这两点使他对《道德经》产生了浓厚兴趣。
1955-1958年间,他利用农闲时间细读《道德》、《南华》、《四品》等经书。后来,他又拜梁宗和道长为师,在梁导下学习《左传》、《尚书》、《易经》,然后再次回到《道藏精华录》的研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即使生活困难危险,也没有放弃对《道德经》的研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政策允许宗教信仰自由,楼观台重新归于自己管理。1980年,任法融募资维修楼观台,并在此期间注释了三遍《 道德经》,最后一版完成于1987年。此书以“楼正本”著称,是老子讲授的地方,有着古石刻版本,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版本之一。
除了注释《 道德经》,任法融还出版了多部其他关于养生与哲学方面的著作。他不仅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派学者,而且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监院,从1984年起负责管理楼观台宫观的事务。他爱国、爱教、信仰坚定,因而在全国范围内享有很高声誉,被选为多个政治职务,如中国政协委员及民宗委副主任等。在2015年,当选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为其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