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发展历史远在夏禹时代,中国劳动人民由酿酒而发现了酒的作用,并制成药酒,同时发现了曲剂。至商代,汤剂已广泛应用。东汉时期对制药理论和制备法则已有认识,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宜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强调根据药性选择剂型。张仲景在汤、丸、散、膏、酒的基础上,又创制了坐剂、导剂、洗剂、滴耳剂、糖浆剂及脏器制剂等十余种剂型。而且制备方法较完备,用法用量、适应症明确。晋代葛洪创造了利用药物本身的粘合力制丸,以及铅硬膏、蜡丸、浓缩丸、锭、条、灸等剂型。金元时代发明丸剂包衣、明代则有朱砂为衣的新工艺。明代李时珍是集大成者,总结了16世纪以前药物制剂的方法,记录了40余种药物剂型。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丰富了中药制剂的剂型。但是,传统的制剂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除汤剂仍然是中医临床首选剂型外,丸、散、膏仍被广泛使用,有些传统剂型和技术已经失传或正在被淘汰,其中不乏传统技术。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以实现继承和发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颜正华和中国中药协会的张伯礼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