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潘师正道教人物体玄先生与古籍物品的共鸣

潘师正道教人物体玄先生与古籍物品的共鸣

在中岳嵩山的钟灵神秀之地,曾经有两位道教人物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前任新天师教主寇谦之,在这里驻足三十年,开创了一代教风,被尊为国师,使得新天师道传播至北方。他的脚步并非孤立无援,后来第十一代茅山宗宗主潘师正也在这片土地上驻足五十年,将茅山宗的风气散布到天下的每一个角落;甚至皇帝和皇后都驾临嵩山,与他询问道教事宜,这份权威几乎与国师不相伯仲。

然而,他们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寇谦之去世之后,他所创建的新天师道很快便销声匿迹,而潘师正则逝世后有人继承,并将他的学说发扬光大,使其永远流传下去。这一现象引人深思。

潘师正,一名隋宫玄坛,是赵州赞皇(今河北赵县)人。他生于公元584年的隋文帝开皇四年,在家中是一个奇特的人物。五岁时,他失去了父亲;母亲鲁氏带着他回到了赞皇老家,依靠着信仰和教育,让他从小就开始诵读《道德经》。

十三岁那年,当母亲去世时,他守墓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孝子。在大业年间,刘爱道发现了潘师正,并将他视为能够驾乘“三清道上奔驰良马”的人才。当面赞扬后,便带着潘師正前往洛阳,但刘愛道没有立即收為徒,而是让潘師正在内心里感到自己很不错,但是认为这样的优秀人才要成就大道、证得正果,不可轻易放过,因此决定推荐给王遠知。

王遠知受命到北方傳 道時見到了潘師正,並將其視為重要的人才,最终对劉愛刀說:“今日又有了潘仙子,這是我教的大聖事呵!”王遠知授予潘師正三清教法、三洞真诀、兼受正一法與靈寶道法。隨著時間推移,炀帝大业末年,由於預感朝廷將會覆亡,所以請求退休並回到茅山。

當王遠知再次返回茅山後,他命令潘師正在北方發揚茅山宗勢力,以抗衡佛教。不久後,王遠知讓劉愛刀帶著一個秘密通知給已經成為國士的大智者——劉景雲。此時,有一個陳州宛丘人叫劉導合來到嵩陽觀與他們同住。在這裡,大智者們精研各種學問,不僅修習內外丹法,也研究吐納呼吸,以期達到仙境。但他們從未停止對知识的追求与融会贯通。在這段時間里,他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仙谱,並且始終牢记自己的使命:广泛传播茅山宗法,以及宣讲圣典弘扬真正的道路思想。

唐高宗因聽聞嵩陽觀能夠炼九阳还丹,就決定在那里建立太乙观,让刘导合居住。而当高宗听说有这样一个人存在时,即便身体虚弱多病也不禁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敬意。他甚至邀请刘导合进宫见面,并请求制作佛书,但刘导合以“不能解”为由婉拒。而当高宗提出愿意替换一些需要的事物以表安慰时,也被坚定地拒绝,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自然界赐予的一切已经足够满足他们的心愿。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无为无不为思想 天赋与自悟探索...
天赋与自悟:探索人格发展中的内在成长机制 引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智者和哲学家都曾探讨过“悟”的概念。从孔子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不如复适...
道家都有哪些主张 玉皇上帝道家思...
玉皇上帝的雕像被珍藏在北京白云观中。玉皇上帝,又名“上帝”、“昊天上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全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在民间...
道家学说的观点 从凡间到天界揭...
从凡间到天界:揭秘那些导致修士失去理智、堕入地狱的恐怖手段 在遥远古老的传说中,成仙不仅是一种超脱尘世之痛苦和烦恼的状态,更是对人类极度渴望永恒生命与超越...
易经开悟的句子 静修初入寻道心...
一、修道入门心法之初步认识 在进入修道的旅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所谓的“修道”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修道不仅仅是逃离世俗生活,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自我提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