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养生的得与失在哪个好听的道观里寻找
曾国藩的养生之路,既有令人向往的得意时刻,也伴随着人生的不幸与失落。在他的生活中,饮食以素为主,他坚持“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即便军务繁忙,也能保持平衡,“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他深知“脾胃为人后天之本”,因此避免了肥鱼大肉,对身体有害。他认为少食、素食、清淡能够养脾胃,进而促成健康长寿。
早起也是曾国藩养生的重要部分,他相信早起是“养生第一秘诀”,能够“振奋精神”。晨光初照下,他会进行日常锻炼,如步行一千步,以及指导家人的亲自种植和体力劳动。这些习惯对身边的人产生了影响,使他们也开始重视体育锻炼。
书法和围棋同样被看作是增强心智和身体的工具。通过书写,他培养耐心,并在紧张繁忙的工作间隙放松身心。而围棋则成为他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在危机面前帮助他冷静思维。此外,这两项活动虽然轻松,却对身心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是长期可持续的活动形式。
然而,曾国藩晚年生活中的不当习惯也不可忽视。一方面,由于过度劳累,他在年轻时就患上了肺病,一直伴随至终末。在与太平天国斗争中,不仅消耗了大量精力,还加速了身体状况恶化。晚年的生活应该适量而为,不宜过于辛劳。
另一方面,由于不断的心理压力和信任感缺乏的问题,使得曾国藩一直处于高度警觉状态。这可能导致心理郁闷,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其因中风去世,与其他疾病并非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