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大变革时代何光沪提倡纯正的信仰以大道至简的唯美句子引领人们走向和谐
在社会的变革时代,何光沪倡导纯净的信仰,以简洁至美的句子引领人们走向和谐。他的文章《秉烛隧中》汇集了他2003年至今重要作品,其中包含对宗教学原理及宗教哲学的深入探讨,以及对中西历史、文化及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他认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信仰缺失和宗教复兴是中国最重要的时代背景之一,也是中国转型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历史传统、制度缺陷以及教育空白,国人长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
尽管世俗化是一个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维,但中国现在已经处于过度世俗化阶段,旧秩序正在被遗弃,而新秩序尚未稳固。道德滑坡成为时代病症。在这样的时刻,他提醒我们,要坚持与世界苦难相对立的人类理想,即使现实充满残酷,因为这正是我们更需要更多善行;而世界就是铸造灵魂的地方。
在灵性的层面,他为这个世界辩护:尽管现实中的诸多事件令人痛心地残酷,我们仍需坚持并追求超越性的精神生活。而在现实层面,他强调人的责任:直接决定人尊严的是社会制度安排,但这种安排会受到观念影响,并塑造人之观念。人的选择与行为构成了历史,也决定未来。
对于自己的“最初经验”,他回忆起童年的困惑和痛苦,那是一种精神上的疏离感,在之后的人生中,他通过寻找意义来应对这些疏离感和痛苦。他相信,只要真心尽力,为终极目标服务,即使成绩微小,这也就给了生命意义。而理解自己所处时代,最有益的是全面公正的历史知识,以及独立思考和清明理性的技巧。在那个荒谬扭曲且贫瘠年代,没有这些资源只能感到无助,而偶得一些信息,如《参考消息》、《第三帝国的兴亡》,几乎如同宝藏一般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