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得道高人为什么都隐藏起来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二

得道高人为什么都隐藏起来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二

庄子行於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既同曲辕之树,又类商丘之木,不村无用,故终其天年也。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坚子杀鸦而烹之。

门人呼庄子为夫子也。竖子,童仆也。坚子请曰:其一能呜,其一不能呜,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呜者。

明日,问於庄子曰:昨日此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疡,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夫子与不材之问。

材与不材之间#1,如是而非,如水波涛涛,无常形状。此言物化,无定法则,是谓“玄”。若使吾乃有知于此,则未免乎累矣。

设将处此耳,以此未免於累,而竟不知何适从焉。但愿吾心自足,无待外物,为世间所有事业万端亦足矣。这正是古代圣贤的境界和智慧,也是我们追求平静内心、超脱世俗纷扰的指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上的智者,比如孔子的仁政、老子的自然道德、墨子的兼爱等思想,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教导来影响社会,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意义所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因为我们的欲望和情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往往是不由己的,因此很难保持内心的平静。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或者挫败,这时候,就需要像庄子的故事里那样,从容应对,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样才能避免被外界因素所束缚,使自己的内心更加自由安宁。这也是为什么说“得道高人为什么都隐藏起来?”的问题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要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即使身处繁华都市,也能保持一种简单纯真的生活状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应该深入思考,并且努力实践,因为这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以及社会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放下那些让你感到压力和痛苦的事情,让你的内心变得宽广,可以帮助你找到真正的人生道路,从而达到精神层面的成长。这就像是南华真经中的禅理一样,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实践这些哲学原则时,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人生满足感,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那种超越世俗喧嚣的声音,那种最根本最本质的人生体验。你是否已经开始了这场探索呢?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第69章全文及译文 周易中的智慧与...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思想是最为深邃和广泛的,它以“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如老子、庄子等,他们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关...
《道德经》读诵 修仙十大霸气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这句出自老子《道德经》,体现了修仙者对于自然规律的无畏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在炼丹之路上,每一个成功的...
《道德经》全文读诵 道家先贤从老子...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道德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老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站在了一长串智者和思想家的肩膀之上,他...
道德经感悟文章800字 宋明理學與道家...
宋明理學是一個集儒家、道家哲學於一體的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朱熹不僅是這個時期重要的哲學家,也是宋代文化的傑出代表之一。朱熹在他的哲學研究中,特別注重古代智...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