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人生座右铭道至简守一存思天然道观探索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人生座右铭道至简守一存思天然道观探索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在《道德经》中提到养神的重要性,指出要“虚其心,实其腹”,达到“致虚极,守静笃”,并且能够像婴儿一样柔软。《太平经》更详细地阐述了“守一”和“潜心”的概念,将养神视为所有养生的基础和前提。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强调,要实现长生不死,就必须保持恬愉淡泊的心态,并清除欲望。而唐代学者司马承祯则撰写了《坐忘论》,认为养神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他提出了一套七层的安心坐忘法,每一层都有着特定的目标和要求。

首先是信教阶段,对于根基之道持有信仰,对德之蒂持敬意。“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接着是断缘阶段,即去除物欲、简化尘世,让自己与世间事隔绝,不再追求物质利益。在收心阶段,我们需要关闭那些引起欲望的知觉、感觉和思维,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宁静无动。在简事阶段,我们应当减少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因为多欲会使人昏聩,而道家认为这些都是情欲之余好,不是真正能益生命的事物。

第五层真观,是通过日常练习来损耗有为,使身心更加静止,从而能见到真理。六层泰定,则需要我们虚心安心,不受外界干扰,也不分散注意力。这时,“得道”即将达到,一切处于万境之外,无所染,无所散,只需本自自然而已。此时,“存思”也成为可能,即闭目思考某个对象,以引回游离于外部世界中的精神。根据古籍记载,“存思”还有助于吸引诸神进入人体。

此法也有特定的仪式程序,如《存思三洞法》,要求修行者以朝向东方叩齿32次,然后瞑目依次想象三个洞天,每个洞天咽气一次,最终感应至丹田宫中的泥丸上宫、绛宫以及脐下丹田宫中。当完成后,再转向南、北各方向进行相同操作,最终返回东方叩齿9次并咽气9次,《存思三洞法》称这样做可以看到真实的神明。如果修行者能够成功执行这一系列操作,便能够预知吉凶获得福禄,并最终实现长生不老或成仙。

最后,“守一”的意义在于专注于至高无上的“一”,使它稳定在自己的身体里,从而保持精神完善避免丧失。这项技术仅仅关注单一的事物,而《太平经圣君秘旨》指出:“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闲,可以理病,可长生,可久视。”但关于这个究竟是什么,这一点解释并不统一,有说头顶的一点就是顶,有说眼睛的一点就是目,还有说腹部的一点就是脐等不同版本。不过,无论如何,这种“守一”的方法被认为可以解决各种问题,比如治病延年等等。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经典名句100句 自然之中道家的...
作为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道士,聂师道的生卒年份并未被确切记录。他原籍安徽歙县,字号通微。从小便对政治和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向山中居士学...
道家传承小说 道德经之道百病皆可药
太上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然而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其实这是亡羊补劳,为时已晚了。 故有君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09部 卷八...
◎许维岳维岳,後唐同光时人。◇科举额数请依长庆咸通事例状 伏见新定格文,三礼三传,每科只放两人。方今三传一科五十馀人,三礼三十馀人,三史学究一十人。若每年...
帛书道德经原版txt 无为而不为之道...
无为而不为之道,源远流长,古今中外,无人不知其名。然而,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的人们,不是都能轻松自在地前进的,他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