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道德经之道百病皆可药

道德经之道百病皆可药

太上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然而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其实这是亡羊补劳,为时已晚了。

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的君主不能保全江山社稷,而导致家败国亡,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有的人不能享全生命而折寿。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在凶兆来临之前,就已经积德求福了,绝祸于未有,因此,他们才不会有灾祸。

盖灾生于稍稍,其实,灾祸原来是由一丁点生起的,病起于微微。疾病原来是由小小的毛病而发展形成的。人以小善为无益,都以为小小的善事,没有多大好处,所以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都以为小小的过错,不会造成损害,所以不肯改。

于是,小善不积,要知道,小小的善事不积累,大德不成;就不能成就大的功德;小恶不止,小小的过错不改正,以成大罪,最终将造成大的罪过。

故摘出其要,让人们知道灾祸和疾病是怎么产生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一百种“病”。喜怒无常是一病,一会高兴,一会生气,情绪变化不稳定,是一项病因。

忘义取利是一病,不顾仁义道德,只图牟取个人利益,是一项病因。好色坏德是一病迷恋女色,败坏道德,是一项病因。此外还有专心系爱、一憎欲死、纵贪蔽过、毁人自誉、擅变自可、轻口戏言、快意逐非,以智轻人、乘权纵横等二十六种“ 病”,它们都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对个人和社会都可能产生严重影响。

这些“ 病”如果能够识别并加以克服,将对提高个人的修养水平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预防和修养,无论是在处理关系中还是在面对困难挑战时,都应该尽量避免上述这些负面的行为模式,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健康,更完美的人。

标签:

猜你喜欢

德道经帛书原文 哲学探索-庄子...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深邃的哲理影响了无数后人。他的“无为”与“有为”是他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这两者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一种相辅相成...
道家静心语录 历代道家代表人...
历代道家代表人物:智慧的灯塔与哲学的足迹 道家的起源与发展 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的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
《老子》全文及翻译 出道弟子开天眼...
探秘辟谷之道:从服气到服药的智慧传承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对于生命和健康的追求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道教文化中的“辟谷”这一修炼方式,便是对生命奥秘的...
道德经的第一章 六种人不宜去道...
在古代,道教文化中有着一套辟谷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修炼者抵御饥饿,还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寿延年。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方式。 服气辟谷是通...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