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是道教的主流观点,也是后世道教发展中最关键的核心学说。 很多人认为“无为政”就是让大家无所事事,甚至让人锁门。 但事实上,“无为而治”的主流含义并非如此。
“无为”并不是指普通老百姓无所作为,而是意味着统治者应该更多地思考该做什么,即让统计人员为社会发展定下底线。 毕竟这个世界上不遵守规则的人还有很多。 道德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缺少统治者的存在。
但我们不能让统治者控制一切、要求一切,因为如果他们控制一切、要求一切,老百姓就会感受到压力。 久而久之,压力就会变成压迫,有压迫就会有反抗。 如果君主控制过多,必然会给社会带来压力,他会好心办坏事。
所以,还不如忽略这么多,只设定一个社会底线,让那些想要逃避社会规则和道德的人,保留自己的位置,然后让人们在这个底线之上发展自己。
因为在道家观念中,人类是社会进化而来的生物,可以视为社会之子、自然之子。 既然如此,人类就必须有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本能,不需要其他人来添加。 引导和引领。
所以,“无为”的含义不是过多地干预人与自然的发展,而是不是让每个人都无所事事。 当能够完成自我发展之后,当每个人都能保证自己的发展时,社会还会有问题吗? 当然不是,社会就能完成它的自我循环。
道家哲学创造了盛世,为何在春秋战国时期却行不通?
所以说,道教观念是合理的,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很多盛世都是在道教观念中诞生的。 比如汉代文景的统治。 社会发展已经陷入低谷。 这个时候,统治者就不能控制太多,也不能对老百姓要求太多。 所以,统治者的存在只是制约一个社会发展的底线,让老百姓能够进行自我完善。 恢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会恢复到比较高的水平。
可见,道家理念可以应用到社会中,甚至我们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也与道家理念有一些相似之处。 然而,在历史学家看来,道家观念却行不通,为什么呢? 本文结合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来重点分析这个问题,看看为什么道家的观点在战国时期不起作用。
道家观念很难理解
儒家、墨家等一般流派都提倡积极的思考,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例如儒家思想主张从领导者的角度改变社会制度和发展政策,从而带动底层人民的发展,最终创造一个“仁政”的社会。
墨家主张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让每一个老百姓都遵守兼爱的政策,进而带动领导阶层的变革。 这些都很容易理解。 届时,人民生活更加稳定,社会矛盾也不会那么明显。
同样,如果普通老百姓都能遵守大爱政策,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减少很多,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道家提倡逆向思维
然而,道家提倡逆向思维。 与我们所说的相比,大道无为,大音无形,大象无形。 道家主张在无为中寻找社会发展的关键。 造成误解的原因。
例如,道家主张“民自治,君无为”。 在很多人看来,君主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治理天下,是为了让人民有一个发展的保障。 如果君主什么都不做,如果君主空虚,那么这个社会怎么能保证呢? 因此,认为道家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然而,所谓“君无为”,就是君主掌握大的统治政策,也就是大框架。 在这个框架下应该做什么? 如何发展? 这些问题应该交给下属阶层和人民来做,就是让人民自己发展,不要对他们要求太多,不要管理太多,让人民自己保证。
道家思想比较抽象,很难被春秋战国人接受
所以,道家的概念其实是更高层次的境界。 如果所有人都能恪守“无为而治”的方针,如果每个人都能管理好自己,保证自己的发展,那么社会其实就会有一个更高标准的秩序。
但因为这种观念很难接受,所以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对,也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不接受。 实施起来自然会比较麻烦,尤其是在战国这样的乱世。 这个时代的人们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 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自己的思维,也很难接受一些比较复杂的思维概念。
而且战国时期自己的温饱也很难保证。 在此基础上,他们不愿意接受一些更复杂的想法。 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提倡一些积极的思维方式,但很难接受像道家这样比较抽象的思维方式。
道家观念不适合乱世推行
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道家提倡无为。 虽然这种无为是更高层次的有为,但这种看法也需要一定的过程。 对此,老子说了两点,一曰“除智”,一曰“除欲”。
“德智”就是让大家不要想太多,不要想要太多,因为社会上很多利益冲突都是因为人想要太多而造成的,因为想要太多,就会出现各种阴谋和阴谋。策略。
毕竟,当自己的目的因为某种程度的障碍而无法实现时,人们就会开始寻找各种手段,而当通用的方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时,人们可能会去做。 损害他人利益。
这样,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 如果人们能够进行正常的发展,只保证自己的发展空间,那就不要那么多,也不要那么多。 这样,社会的发展就不稳定。 正在运行吗? 因此,人的发展需要智慧和欲望。
战国时期,世界上发生了一场伟大的斗争。 智慧和欲望是不可能消除的。
事实上,有时候太聪明也是一种烦恼。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守则无徒。 有点困惑并不一定是坏事。 但问题是,这样的方法实施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当时代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智力水平就已经提高了,想要回去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它只能提高人们的思维意识,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让人们在思想的升华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样就需要保证大环境的稳定。 当时争论的是一个利益问题:谁占有的土地最多? 谁的人口最多? 谁拥有最强大的国家? 这是当时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发展最初衷。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任何一个国家停止利益争夺,提倡人们“去智慧”、“远离欲望”,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成为其他国家刀上的鱼,而且还未必。早在它被分割之前。 ,所以没有君主能赌得起。 我们常说,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 如果一段时间内无所作为,很容易成为其他国家针对的目标。 因此,时代问题要求这些国家快速发展。 没有办法像老子所说的“灭智”、“灭欲”。
道教的主张有些理想化
对于如何无为而治的问题,老子给出了一个理想的参考对象,那就是原始社会。 老子说,原始社会的人是比较单纯的,人们之间不去争夺彼此的利益,也不去觊觎彼此的利益。 财富资源和地位的发展比较简单,所以路上不捡东西,晚上不关门,连狗也不咬人。
因此,老子主张把春秋战国时期变成原始时代那样的社会,这样人们的思想就会变得更加纯洁,社会环境也就会变得更加纯洁。 但老子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之所以行为纯粹,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高思想意识导致了他们的行为规范,而是因为当时的智力发展因素和时代发展条件。那个时候,这让他们无法做到所谓的简单。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智力水平不高,所以不会想到损害他人利益的阴谋和策略,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阴谋和手段; 而且原始时代的社会条件比较恶劣,人们只有最基本的生存才能得到保障,有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得到保障,也就是说,家家户户都没有剩余的粮食了,那还能怎样呢?人们可以觊觎吗?
别说智力条件,他们根本不具备抢劫的思维条件。 就算有,又怎么能抢劫呢? 他们要抢什么? 因此,原始社会的人们是比较简单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原始社会完全不同。
不过,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条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比较富裕。 回到原来一贫如洗的状态,但问题是,谁习惯了富裕的生活,谁愿意回到一贫如洗的状态呢? 别说领导不愿意,就是老百姓也未必同意。
因此,单凭这一点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是有些理想主义的。 毕竟,时代在不断前进。 原始社会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春秋战国时期一定会有最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展政策和制度。 绝对不是仅仅模仿原始时代就能改善当时世界的混乱状况。 情况。
因此,道教的思想有些过于理想化,在当时的时代很难应用,而后世应用道教思想的那些盛世,并没有以原始时代为发展目标,他们更多地应用了道教思想。 “无为而治”的底线思维,即不过度干预老百姓的发展和单一条件,并不意味着要求人们前进到原始时代。
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道教的发展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能适用是有原因的。 首先,不能排除道教的一些理想主义因素。 毕竟,时代潮流是向前发展的。 让社会恢复到原来的发展时代是可能的,但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原始社会。
而且原始社会并不像老子说的那么好,也许贵族氏族的内部发展更令人印象深刻,比如道路不拾东西,房屋晚上不关门,但是氏族之间的关系不太好,就像黄帝和炎帝的关系一样。 斗争? 黄帝和炎帝不是也联手打败了蚩尤吗? 这就是世家之间的斗争。 春秋战国时期,不也可以理解为国家之间的斗争吗? 所以原始时代并不是绝对美好的。
其次,道家哲学虽然水平很高,但理解起来却很困难。 按照道家的说法,最好的世界不需要治理,世界也不能交给那些想治理世界的人。 堪称悖论,因为世界一片混乱,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交给有想法、有方法的人。
道家认为,人越想统治世界,就越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他们必然会折磨这个世界,这样做了,自然就会出现问题。 从古至今,一切乱象都有,其实都是因为统治者太想有所作为。
结尾
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统治者应该规定什么不可以做吗? 把发展的事交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谋划、发展。 这自然不会得到君主的青睐。 毕竟,每一位君主都想脱颖而出,做出一些名垂青史的事情。 按照道家的观点,他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呢? 因此,道家的理论很难为君主所运用。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道家观点的本质。 事实上,最好的世界确实不需要道家所说的治理; 因为一个需要治理的世界必定是一个有问题的世界,一个需要治理的世界。 拯救的人一定是有问题的人。 所以,最好的世界是自我发展,最好的人一定能够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