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得不说这个词非常伟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都与这个词密不可分。 说到道,我们可以称之为“道教”或“道教文化”。 道教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期。 黄帝和姜太公都是道教的代表。 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出现了一个学派,称为道家。 一般认为它是老子创立的。 老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就国教而言,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道教以及道教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期:杨朱
有一种人,我们称他为普通的隐士,他隐居山林之中,躲避世间的罪恶,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身体的净化。 然而,在这些隐士中,有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是逃避行为,他们会为自己的退隐辩解,他们会提出一套思想体系,让自己的退隐有正当的理由和现实意义,这就是道家的开端,这就是道家的开端。以杨朱为代表的道教第一阶段。
杨朱生活在墨子和孟子之间,具体时间不详。 杨朱的思想争议性很大,你必须从其他作品中寻找,所以会出现一些出入。 但杨朱基本思想的核心是“重视自我”和“尊重生命”。 珍惜自己就是利益自己,尊重生命就是珍惜生命。 正如他所说:“人人不害天下,人人不利天下,天下就可以治”。 人人不拔一根毛,人人不刻意做有益于天下的事,天下就治好了。 。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一生避害。 一生都是为了保护生命和自然,所以我们必须避免伤害。 “一生避害”,杨朱的方法重在“避”,即隐居山林,逃避世间,避世间之恶。
杨朱
第二阶段:老子
世界上的事情很复杂,无论你隐藏得多么好,总有一些邪恶是无法避免的。 老子思想代表了另一种尝试,就是揭示宇宙变化的规律。 事物在变,但变化的规律不变。 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规律,能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就能扭转局面。 这是道教发展的第二阶段。
《道德经》的主题是道法自然,所揭示的是规律,如“反者,道之行也;弱者,道之用也。世间万物,皆由生而生”。存在,而存在是从虚无中诞生的。” 法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有余而利有余”,揭示了天道与人道、自然法则与法则。人类社会群体的社会规律。
老子
第三阶段:庄子
老子试图揭示宇宙万物,揭示本质。 老子的道是宇宙的本体论。 在老子的思想中,人在道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但庄子则不同。 庄子主张万物平等的学说。 自我,对于前两个阶段提到的避免伤害,庄子的思维不再是从社会到森林,而是从这个现实世界到另一个精神世界。 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不会有伤害。 庄子的思想趋于唯心主义,忽视客观差异,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在庄子看来,“道”是精神之物,“先天”的“非物”与天地有精神联系。 统一,就可以摆脱世俗的利益、得失等,达到真人的境界,自由的境界。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都超越了伦理道德的层面。 老子向外解释(客观世界),庄子向内解释(主观精神世界)。 庄子认为,生命只是道的形式。 同样,光谈论生命的价值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庄子批评孔子不识道,盲目追求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