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九巾三冠”的由来是什么?
巾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头饰之一,指的是帽子的一种。 道巾是指道士所戴的帽子。 有些人将围巾误认为是王冠。 其实,丝巾和皇冠是有区别的。 头巾是平民百姓所戴的头饰,以区别于士大夫所戴的冠。 头巾始于先秦时期,是普通百姓穿的第一件衣服。 直到东汉时期,贵贱才变得普遍。 清代以前,围巾作为第一服饰,历代都有使用,变化出多种类型。 清朝刚入国时,就下令剃发更衣,废除了明朝的服装制度。 只是道士在清兵入国后没有剃发,也没有改变明朝的服饰,以示民族气节。
(道关)
俗话说“道有九巾,僧有八顶帽子”。 九巾的名字并没有固定的。 时下流行的九种围巾有:混元围巾、庄子围巾、纯阳围巾、浩然围巾、逍遥围巾、荷叶围巾、太阳围巾、一字围巾、裹身围巾等。
道教九巾
(1)混元巾:又称“关巾”。 它呈圆形,帽檐由黑丝糊制成,硬边,帽顶中央有一个孔。 道士戴混元巾时,将头发扎成发髻,帽顶的孔露出来,并在帽中插入簪子。 背部上部微微隆起,以示超脱。 混元巾,代表道教混元气,是道教中最正式的巾。 规定只有举行过“冠巾”仪式的道士才能佩戴。 现在这个限制正在逐渐被打破。 尚未佩戴围巾的道士可以佩戴。 不少,全真教长发道士常用。 全真教高手举行斋戒时,均用此巾,并在裸露的发髻上戴上道冠。 混元巾应该是汉代道士所佩戴的元巾。 元代演变为混元巾。
(2)庄子围巾:意为,象征像庄子一样,潇洒不凡。 又称冲和巾、南华巾。 围巾的下半部分是方形的,上半部分是三角形的,形状像屋顶。 帽子的正面镶有白玉,称为毛正,所以用帽子来象征正直的品格。 年老、头发稀疏的全真道士都喜欢戴这种头巾。 也有正宗道士佩戴庄子巾。
(3)纯阳巾:又称“乐天巾”、“华阳巾”、“紫阳巾”、“九阳巾”或“九束巾”。 帽子的底部是圆形的,顶部是倾斜且平坦的。 帽顶向上向后翘起,以示超脱。 帽前和帽顶垂下九根横梁。 “九”是纯阳的数字,代表道家“九转还丹”的含义。 帽子正面中央镶嵌有一顶帽子。 如今,正一派道士大多佩戴此巾。
(4)浩然围巾:一种用黑缎子制成的保暖帽子,形状像兜帽。 仅在极冷的天气下才穿这条毛巾。 相传唐代著名学者孟浩然外出时常戴此帽,以御风雪。 后世文人皆仿之,故称浩然巾。 又称“大罩”。 道士佩戴浩然巾,一是为了抵御风雪,二是为了纪念先贤。
(5)逍遥巾:是一种方形(有时是圆形)的围巾,包在发髻上,系上两条长长的剑头丝带,称为逍遥巾。 另一种用庄子巾或纯阳巾,饰有美丽的云头图案,帽尾有两条长长的剑头绶带,又称逍遥巾(古称“雷巾”)。 全真派的道士出家不久,因为发髻不能全部挽起,或者在夏天天气炎热时常常戴着这条头巾。 戴上这条围巾,让你神似仙女,感觉格外逍遥。 故名逍遥津。
(6)荷叶巾:形状与庄子巾相似,圆底平顶。 帽顶向上向后翘起,以示超脱。 帽子正面中央镶嵌有一顶帽子。 帽子因褶皱如荷叶而得名。
(7)防晒巾:防晒巾的形状像现代的遮阳帽。 主要是为了遮挡夏季的阳光。 不同的是,防晒巾中间的凸起是三角帽形的,而遮阳帽中间的凸起是圆形的。
(8)一字巾:又称太极巾,形状如腰带,末端有木扣或玉扣。 纽扣上多刻有太极八印,故称一字巾或太极巾。 这是所有Tao围巾中最简单的。 道教规定不得光头进入寺庙,必须佩戴道巾。 如果没有其他道巾,可以用这条腰带代替。
(9)领巾:又称“领巾”。 它是一块方形的布,四个角上有带子,可以绑在头上。 帽子的前中心可以用帽筝装饰,但大多数人不使用帽筝。 头巾是道教中最非正式的头巾。 是刚入道、尚未入弟子的人佩戴的。 有人认为不应该列入九头巾之列。 现在一些正式的道士也佩戴这种头巾。
道教虽有“九巾”之称,但道士一般只用其中的几件作为日常佩戴。 混元巾、庄子巾、衣子巾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正一派道士多用纯阳巾、网巾。 历史上的道巾其实远不止九种。 明代以前,许多围巾为道士和世俗人士所普遍使用。 如纯阳巾、逍遥巾、网巾、纶巾、宽巾等。也有道士专用的,如庄子巾、乙子巾、九粮巾等。但道士所用的道巾颜色都是黑色的,而普通世俗的围巾和帽子是任何颜色的。 因为道门又叫玄门,所以黑也叫黑。 道士作为道教弟子,必须尊重道教,当然也必须佩戴黑色道巾。
道教三冠
莲花冠
芙蓉冠。 道教三冠之一。 只有高阶道师上坛时,才能佩戴此冠。 因其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名莲花冠。 唐代已盛行,宋代沿袭其制。 以金玉打造,饰以珠宝。 道教帽子中的最高级别。
鱼尾冠
太清鱼尾冠。 道教三冠之一。 历代道教中只有太清教首领(信奉太上老君)才能戴此冠。
芙蓉冠
上清芙蓉冠,又称莲花冠,是道教最高级别的冠。 只有高级高手在修炼武功的时候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