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生伟大智者
道教学校
什么是道?
为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争,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思想浪潮。 在这股浪潮之中,有一股非常有影响力的力量,那就是道教。
道教历来以清静无为、不求名利而闻名。 然而,在思想的争论和交锋中,道家并不甘于孤独。 他们入堂,挑起并积极参与百家之争,成为百家之争的主将。 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领袖。 三大“奇家”之一,与儒家、墨家形成立足点。
道教本身主张“无为”,但最终却达到了“有为”。 这可以说吗? 也许是因为你有心种花不开花,无心栽柳成荫!
但从“什么都不做”到“什么都做”,转变难道没有必然性吗?
如果你想知道这个必然性,你就得花一些时间去了解道家哲学。 但道家哲学博大精深,能解释清楚吗?
当然不清楚,因为“道可以是道,但不是道,可以命名,但不成名”(《老子》第一章)。 能解释清楚的人,绝对不是真道人。 只有在“玄妙玄妙”中,才能找到“万妙之门”(《老子》第一章),体验道家哲学的无比乐趣。
要了解道家哲学,自然要对道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从古至今,论述道家的学者层出不穷,无人能离开司马谈、司马迁父子所著的《庄子·天下》篇和《六家要义》讨论什么是道教。
什么是道教?
《庄子·天下》说,根本之道是本质,有形之物是粗糙,仓库满储是不足,与创世神明冷漠孤独共存,建立无常恒常之说。存在,绝对唯一的道是原则。 主(本体)以软弱、谦卑为形,以不灭万物的空为本质。 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和老聃的道。
恍惚中没有任何形状,没有规律的变化,无论是死还是生,只是与天地共存,与创世之神同行! 独与天地之灵相通,但对万物不傲慢,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人相处,与天地造物主共游,与忘死者为友。和下面的生活。 这就是庄周之道的宏大、开放、深远、博大。 。
司马氏父子说,道教使人的心志专一,行为符合无形之道,而丰富万物。 遵循阴阳大序,取儒墨之善。 始终汲取名家法家的精髓,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 时势变迁,按风俗施事为宜。 目的依然一致,容易把握,东西少但结果多。 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有为,以无为本,纯粹为用自然,能够探究万物的情感,为万物而生。
道家流派中,最重要的有老子、杨朱、列子、蓬蒙、天骈、庄周。 不过,虽然同为道家,学术目的大致相同,但思想的深度和影响却不同。 只有一一审视他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一点道家哲学。
老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老子创立的道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墨子创立的墨家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三大学派。
但战国以后墨家逐渐消失,汉代以后整个学派消失,影响不大。 道家与儒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是两股强大的力量,相辅相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老子和他的书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就是老聃,姓李明儿,字聃。 楚国库县黎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以东)人。
古代人们称男人为“子”,道德高尚的男人称为“老”。 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详。 据有关文献记载,老子比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大约年长20岁,生于公元前571年左右。 早年着有《东周藏书室史》。 他有机会广泛读书,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熟悉规章制度,成为知礼守礼的名人。
相传孔子年轻时听说他的名字,就向他请教周礼。 后来,孔子称赞老子,把他比作龙。 老子晚年看到周王朝陷入内战,日渐衰落,衰落已成大势所趋,于是离开周朝,西行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 。 出隔离时,被关太守尹喜扣留,写下《老子》五千字。 后骑青牛而亡,流亡秦国。 (《史记·老子韩非传》)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篇》。 全书共五千余字,分为八十一章。 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
《老子》写得充满诗意,文字深刻,哲理丰富。 它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一般认为,《老子》不是老子所著,而是战国中期老子编撰的。 不过,书中的思想基本上属于老子的思想。
《老子》一书在东汉以后被视为道家经典,被称为“道德真经”。 因此,老子被视为道教的领袖。 魏晋时被称为“三谜”之一(《老子》、《庄子》、《周易》三部著作为三谜)。
现存流行的《老子》版本是三国时期魏王弼的注本。 其他注释还有西汉何尚恭的《老子篇》、明焦洪的《老子易》、清魏源的《老子本义》等,出版于长沙马网1973年湖南汉墓三号出土的帛书《老子》两抄本A、B是当今最古老的《老子》抄本,纠正了《老子》长期流通中出现的一些讹误。老子”。 我们对老子思想的理解主要是根据通俗版的《老子》。 还要参考帛书。
“道是天地之母”
老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创立“道”学说的人,并把“道”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
在老子之前,“道”字的本义是指人所走的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途径”,也有规律性、普遍性的含义。 老子对“道”进行了改造,将其演变为具有物质实体意义的概念。
老子认为,物质实体“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本源,宇宙之母。
老子说:“有物,先于天地而生,孤独而寂寥,独立而不变,而行而不毁,可以为天下之母。”不知其名,而名曰道,强名曰大。”
老子将“道”描述为一种在天地创造之前就存在的综合物质实体。 虽然它是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的,但却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不依赖外力。 它永远存在,无处不在,永远运行,成为世间万物的本源。 它本来没有名字,所以被命名为“道”,因为它包罗万象,渗透于一切,勉强可以称为“大”。
“道”作为万物之母,是如何产生世间万物的呢? 老子说,“道”本生元气。 因元气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故称其为一。
那么元气就分为阴阳两种相互对立的气。 阴阳二气的对立与统一产生第三气,第三气又产生万物。
由于“道”不同于任何具体的事物,它最初是无名的,但一切有名的事物都是由无名的事物产生的。 故曰“世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显然,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空”,“有生于无”并不意味着无就能产生有。 “无”常用作“无名”。 此外,也用作“有”的对立统一,强调有与虚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老子用“车”、“器”、“室”三个词来说明这种有与无的统一。 一辆只有三十根辐条的汽车是不够的。 必须有一个没有辐条的“无”部件才能起到汽车的作用; 陶器是用粘土制成的,也是因为器皿中间有一个空的部分来盛东西; 房子只有门、窗、墙,还需要室内空间供人居住。 这里的“有”和“无”都是具体的,“有”和“无”的统一也是具体的。 “无”并不是指一切的虚无,“有”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方便,也是因为“无”并不是指一切的虚无,而“有”之所以给人们带来方便,就是因为“无”与之合作,让“你”工作。
老子认为,“道”本身的存在是自然的,万物由“道”转化的过程也是自然的。 “道”是建立在其自身本来面貌的基础上,其自身内在的原因决定了其自身的存在和运动以及万物的转化,而不是依赖于其他原因。
老子“道”论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否认天帝的存在。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相信宇宙中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这就是上帝,也称为天帝。 天帝不仅有意志,而且知道喜怒哀乐。 他不仅能主宰神界,还能主宰自然界和人类界。 就连人间的皇帝,也是由它任命的。
这是一种神学观念,长期主宰着人们的思想,禁锢着人们的灵魂,使人们始终敬畏天帝。 对于这个观念,老子用“道”来打破它。 天没有意志,没有能力赏善罚恶,也没有能力控制人。 天只是万物之中的一物,是一种自然状态。
如果有天帝的话,那么在天帝之前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存在。 它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原始物质。 老子称之为“道”。 这样,个人天帝的存在就被物质实体“道”所取代,这是人类思维进步和深化的体现。
二是突破用具体物体来说明世界普遍根源的限制。 在老子之前,一些思想家从自然界中选取特定的物体来说明世界的结构。
例如,《尚书·洪范》的作者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世界的总根。 《易经》的作者用了天、地、水、火、风。 以八物、雷、山、湖作为天下万物的本源。 这些理论的价值在于从自然本身解释世界的成因,试图从复杂多样的自然中寻找统一的物质基础,但它们都是用部分解释整体,用个体解释一般。 ,而思维水平还处于肉体的低级阶段。
用这种实物来代替先于世间万物而存在的天帝,很难做出有力的理论解释。 而老子从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找到了“道”的总根源,既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道”生万物),又解释了世界的统一性(万物最终回归“道”)。 ”)。 这就是我超越前辈的地方。
但为了凸显“道”作为天地万物总本源的特殊作用,老子又用“看不见”、“听不见”、“无力争”来形容(第14章) ,它是无形的、无形象的。 它是遥远的、遥远的、微妙的、深不可测的。 有时我们简称为“无”。 虽然这个“无”是无形、无像、无限、无名、非虚无,但却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有东西源于“无”,“有”孕育出世间万物。 这种理论上的疏忽恐怕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相反的是道的运动”
老子最杰出的贡献是辩证思维。 老子系统地观察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发现一切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的对立。
自然界中,大与小、多与少、上与下、远与近、轻与重、白与黑、冷与热、生与死、静与躁; 人类社会有美丑、善恶、强弱、祸福、荣辱、善恶、是非、贵贱、贫富、治乱、巧拙、真与假。公共和私人的谎言; 它们是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 相互依存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事物的两个矛盾方面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并存的。
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辅,长短相辅,高低相倾,音相合,前相从。”以及之后,那是永恒的。” 老子把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声与声融为一体。 ,前后被视为既对立又相互依存。 这两个矛盾的方面,一个方面不能独立于另一个方面而存在。 老子称之为“恒”,这是永恒的原则。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事物的矛盾是对立的、互补的。 对立面是它们存在的前提,它们是统一的。 这就是说,对立的事物具有统一性。 的。 老子说:“弯曲的部分是完整的,弯曲的部分是直的,空心的部分是满的,空心的部分是新的,获得的少了,混乱的多了。” 这意味着弯曲的部分可以保留,弯曲的部分可以拉直,低的部分可以填充,旧的部分可以填充。 对策可以使人新颖,对策少了就会有收获,智慧多了就会迷惑。 在这里,我看到,没有“曲”就没有“全”,没有“虚”就没有“直”,没有“摇”就没有“余”,没有“杝”就没有“杝”。没有“新”,这些对立的方面都是彼此存在的前提。
老子还深刻论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任何事物的两个矛盾的方面都会转化为它的相反的方面,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变成完全对立的事物。 这种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老子称之为“相反运动”(第40章)。 反方向的变化就是道的运动。 例如,“福所在处有祸,祸所在处有福,谁知其极,无善恶之分,好事成怪,好事成怪”。 (第58章)这就是说,福与祸是两件事。 两个对立的因素可以相互转化。 祸在福的旁边,福在祸的旁边。 谁会知道它们是什么? 没有正常的标准吗? 正常随时可以变成奇怪,善良随时可以变成邪恶。 总之,物极必反,“物强则老”(三十章),“兵强则摧,树强则折”(章) 76)。
为了防止事态发生如此剧烈的转变,就必须消除那些过度和极端的措施。 只有这样,事情才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为此,老子主张“不战”,以弱胜强。 他说:“世上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也没有什么能战胜强者的。” (第七十八章)这就是说,世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论攻击强大的力量,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 正是因为水的“无可争辩”的品质,“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第66章)。 人们虽然知道什么是男性气质,但也必须满足于女性气质; 虽然他们知道什么是荣耀,但他们必须甘于受辱; 尽管他们知道什么是白色,但他们必须满足于黑暗。 因为处于弱势就意味着必然会转化为强势。 “天下之最柔者,天下之最刚”(第43章)。
在这里,老子把弱肉强食视为绝对的规律。 他没有认识到,化弱为强不是无条件的,不是靠“不争”,而是有条件的,需要积极进取,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性别。
但他认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弱小的事物中也存在着不可战胜的因素。 这一理念对于促使人们认识到新力量所向无敌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