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
【摘要】道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于《老子道德经》五千言。 经过庄子的诠释和升华,最终成为中华民族自己独特的哲学。 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思辨智慧、与生俱来的超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浪漫诗意的人文情怀,不断滋养着中国哲学的沃土。 三千多年来,它走下哲学领域的神坛,进入伦理世界的规范立场,成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构筑了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渗透到国民性和民族性的方方面面。社交生活。 本文将从政治文化、国民性、审美情趣三个角度阐述道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文化表现。
【关键词】老挝、壮族; 超越; 无所作为; 畅快; 东方艺术
1. 天子之道——道教思想的政治和文化表现
一百年前,当西方世界的宗教信徒乘着帆船航行,以战斗的姿态探索财富的领地时,东方礼教繁盛的国家的人们却以虔诚的道德修养看待“无拘无束的自由”的自由。 领域。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文化融合的趋势下,东方古典哲学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引用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 儒家强调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而道家则更多地阐释一种与人生有关的智慧。 从较低层次的意义上来说,这种智慧可以理解为人类的聪明才智。 更高层次上来说,就是“皇帝南术”,即施政方略、治国之道。 里根吸收的就是道家这一层次的智慧。 庄子曾经讲过“厨子想解决牛的问题”的故事。 “看不到整头牛”的厨师“威力大,必须有回旋余地”,也体现了“做小菜”的从容与从容。 道家思想在政见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无为无为”的理念。 “无为”不是“无为”,而是“无为”,即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整体的角度、从道德的角度出发,看待国家内部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信任人民的力量才能潜移默化地实现国家的“无为而治”。
中国是一个主要崇尚以德治国的国家,其思想根源与黄老学不无关系。 汉初,谋士陆贾曾在治国问题上尖锐批评刘邦:“若能得其上马,岂宁当即治乎?” “安静无为”需要统治者站在道德的高度,以更加超然的眼光面对形势。 国家有宏观层面的调控,而不是一味地使用武力和暴行来获得世界的投降。 这正是老子所说的:“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诚”。 从汉光武帝刘秀“与民同休”的政策,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从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政策,从共处五项原则,到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成为指导中国几千年政治生活的政治传统。 “你若不战,天下无人能与你战。” 作为美国超级大国的领导人,里根总统还是可以借鉴“无为”的道家智慧。 道教在当代政治视野中的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二、修身之术——道家思想在国民性层面的文化表达
2.1 温柔、冷静
“道”是永恒的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老子对我们生存的世界的本体论定位,是宇宙的本源。 因此,“道”是超越现实物质生活的永恒存在。 人的生老病死,社会的兴衰,历史的变迁,都不会动摇“道”的存在和永恒。 “天不变,道亦然”。
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中国文化,也孕育了温和、冷静的民族性格。 面对生存危机和生活迷茫,中国人并不向宗教寻求庇护,也不急于从对世界另一端的向往中获得暂时的救赎; 也不会走上自卑、自我毁灭的道路。 中国人信仰“道”,这种永恒运动的和平整体,从根本上粉碎了虚无,肯定了意义的永恒存在,赋予了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的希望和价值。 因此,中国人的本质性格是温和、冷静的。 这种品格帮助中国人在经历了社会的沧桑和人生的坎坷之后,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真正进入“道人合一”。 自由的状态。
2.2 外化但不内化
拉塞尔曾说过:“有安静自尊感的中国,看到他们在与白人交往时表现得粗鲁无礼,感到羞愧,因为中国人不愿意降低自己的人格,使用无用的手段。”礼貌。欧洲人一直认为这是中国人民的弱点,却不知道这是真正的优点。” 中国人历来强调心的“柔”。 或许这种“变通”有时表现为软弱、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的“不良民族性格”,但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让文明的香火延续五千年的民族这些年来,中华民族,这种“柔韧”的民族性格确实起到了主导作用,而这种民族性格也是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道”是一个整体的存在。 道家思想赋予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超越性、整体性的视野。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不可或缺的。 掌握了这个逻辑,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就可以在高层次上得到宽广的解释。 “年轻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你一生都会“志得意满”。 “中年困难”之后可能会出现“晚熟”。 “祸在福处,福在祸处。” 人的生命是“道”的体现,是一个平衡的整体,是成功与失败的交融,有“知足”的人生高境界和无为的命运低点。 道家思想强调“安逸”的生存之道,让自己的心灵与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整体的思维逻辑化解内心欲望的焦虑,最终真正达到“安逸”的境界在生存中,始终保留一方的精神力量。 净土,一种势能。
道家思想在国民性中的集中体现就是一种“柔”。 中国人欣赏的是“百炼成钢,柔而刚”的境界,即通过内在修养化解外在痛苦的碰撞。 中国人信奉老子的“和光尘”之说,以内在的灵活性践行中庸之道,在整体的和谐中实现灵魂的超越。 每个中国人就像一枚方孔圆的钱。 他外表光鲜亮丽,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棱角。 这就是“外化而不内化”的人格追求的实现。
最可怕的民族不是才华横溢、侵略性强、占有欲强的民族,而是默默坚守信念、在苦难中不忘永恒希望的民族。 道家思想帮助中华民族成为“外而不内”的强国。 因此,罗素在一百多年前就相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具有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顽强不屈的力量、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
三、艺术目的——道家思想的审美与文化表达
学者范曾曾说过:“中国古代艺术家似乎不愿意接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教义,而向往道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 儒家思想完善了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 已形成最深层次的建构,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 可以说,黄老的学问孕育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3.1 绘画
南齐谢赫在《古画》中提出了绘画的“六法”,其中“神韵”为“六法”之首。 什么是“生动魅力”? 即“取精而忘粗,留内而忘外”。 对内在魅力的追求远远高于对外在形式相似性的考虑。 这就是中国画的精髓。 分散透视和多种色彩融合的效果是中国画中找不到的。 强调的是虚实相间的意境美,强调有限中的无限,注重“道”层面上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统一,就是“山水生于宇,宇生于山水”的状态。 中国水墨画是道家“天地大美不可言喻”思想在绘画领域最恰当的表达。
3.2 气功
《庄子·逍遥游》以鲲鹏寓言开始。 坤由鱼化为鹏,“翅如云悬天”,然后“腾空九万里”。 庄子这里强调的是生命的层次。 人们认为,人应该超越感官世界,人的精神应该真正进入“无等待”的绝对自由状态,即回到婴儿期的完整、纯粹的状态。 道家思想的神秘直觉直接催生了气功文化现象。 中国气功的修炼与精神修炼是一样的。 气在体内的渗透,帮助人们达到“道人合一”的宁静。 印度教所提倡的“冥想”也是如此,它使人的本心接近超然的精神。 一种独特的直觉方式。 气功同时推动了中国功夫和内家武术的发展,与道教文化一起成为中国特色文化标签。
3.3 隐士
自东晋陶渊明“五斗米不舍腰”隐居以来,失意知识分子的隐士心态和“半官半隐”的生存状态就变得独一无二。中国文化中的现象。 道家思想创造了隐士文化。 中国的文人雅士“富时能济世,穷时能自强”。 在经历了官场的危险、人事的复杂、生活的困难之后,他们“并没有真正毁灭自己,也没有入教,而是保住性命,坚持下去”。 清正廉洁,隐逸隐世,自娱自乐山水,洁身自好。”为官是对世俗价值观的执着,而隐逸则是放弃人生执着的姿态,是更高的境界。普遍性和“道”所解释的性格。追求自然的性格。
张爱玲曾说过:“(中国文化)细节往往是和谐的、令人愉悦的、令人着迷的,但事实上,(中国人)对一切都抱有怀疑态度。中国文学充满了巨大的悲伤,所有对生活的普遍观察都指向虚无。” ” ”余秋雨对那些深受道教思想影响的魏晋著名人物也有这样的评价:“这些在人生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他们的一生奠定了某种悲剧性的人格基础。确实,贯穿中国文化的道家思想,在春秋礼乐崩坏之际,提出了“出世”、“无为”的理念,道家思想的高度在于它指出了“道”的存在,“道”无处不在,在白茫茫的世界中。山水画中,气功的“心斋”、坐忘中,隐士眼中的“悠然望南山”,对细节的执着追求,呼应了道家“从实到美”的哲学理念。 没有什么是不能被欣赏的。 事实上,它是对现象世界背后永恒精神本体的探索,是对审美对象的细致把握。 将生命意识注入艺术形式,将生命的价值固化为永恒。 因此,中国审美艺术的目的是以个体生命为出发点和归宿。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教在中国审美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也象征着道教对生活虚无主义的反抗。
参考
[1]黄山文化研究院. 庄子与中国文化[M].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2]范曾. 劳、庄新杰[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崔一鸣. 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解读[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 胡道静. 十村[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