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流岁时习俗元宵节古诗忆旧
在福建清流的岁月里,人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立春之日,他们会设香案,摆供品,贴上祈福的红纸条,并大门外挂“春”字,门两侧插翠柳,以迎接春神。家家户户点香烛放鞭炮,为新的一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夕和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这前后几天,全家都会打扫卫生,一桌椅板凳都要清洗一番。除夕夜,全家欢聚吃年夜饭、守岁;零点正好,大门开启,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元宵节则是灯火通明的时刻,每个人都准备好炸麻蛋、杀鸡鸭、买肉等美食。在城关坪背青年们乐于荡秋千,而在灵地李家一带,则热衷于舞狮拜年。乡间还有一种独特的习俗,那就是请狗选食,这源自纪念神农炎帝狮子狗偷稻传说。
清明时分,上山扫祖坟踏青成为了一个重要活动。此时大家会带上糕点、三牲以及压纸(象征为先人居处所添新瓦),并为坟墓周围杂草劈除,为先人焚化纸钱。
立夏开始了夏季,即昼长夜短之际,因为体力消耗较大,所以做出名为“立夏丸”的食品,以此补充营养。此外,还有送米制作成硬饭粿以供牛借力而起早忙碌之用。
端午节则是包粽子的时间,此外还有洗药浴驱邪,以及煮红蛋送给亲友祝福健康。此外,还有划龙舟比赛增加了节日氛围。
七月半,又称鬼节,是祭先人的时候,用金银纸叠成元宝状烧冥纸,同时也要在路边插香烛和烧点纸钱,将素食丢入郊野超度孤魂野鬼。
吃新则是在农历六月,当早稻成熟、新谷登场时,农村会品尝新粮庆祝丰收。而中秋则是团圆赏月华的时候,全家老少围坐享团圆品月饼话家常,有些地方还请扁担神或月姑姐参与拜月仪式。
最后,在冬至这一天,人们喜欢进补,比如吃狗肉或当归炖猪蹄,还有酿酒和放水等习俗,以此期待一个更好的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