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老祖平级的都有谁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丹阳子马钰
马钰,字宜甫,以丹阳子为道号,山东牟平(今烟台市牟平区)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出生。后改名钰,是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人,其修行与传教事迹对全真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王重阳的指点下,他放弃了世俗生活,全心投入到道教的修炼之中。马钰不仅博学多才,更是诗文大家,在全真教内创立了开放交流的风气,将其在陕西展开,使全真教得以稳固发展,并在第三代掌门人的时期达到鼎盛。
家乡传说他是东汉伏波大将军马援的后裔。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乱,马钰家族迁至山东牟平,这里成为他们的大户。当地有名士孙忠显看中他的才华,便将女儿孙富春许配给他。
少年时代即展现出非凡才能,但家庭环境及周围环境让他一度迷失方向。在一次梦境中,他感悟到了生命短暂,不应浪费时光。他接受王重阳的提携,开始正式学习道法,与其他六位弟子共同研习。这七位弟子被称为“全真七子”。
随着时间推移,马钰成为了王喆眼中的继承人之一。王喆考验过他的意志和坚持,最终确信他是最适合继承衣缨的人。在师父去世前夕,被授予灵文,并发誓守孝三年。但由于当时全真教刚刚成立,对外扩张更为重要,因此决定先在长安建立基础,而不是守孝三年的誓言。
尽管如此,他仍然遵循自己的誓言,在长安期间赤脚跋涉,每天只吃一碗粥,一钵面,以此来修身养性。他凭借儒雅大度、学识丰富,与当地各阶层都能交往融洽,最终成为长安城的一位知名人物,全真教也因此在那里获得了广泛影响。
三年的守孝,也让马钰有机会重新思考并巩固自己的信念。一旦完成师父遗愿,他便会致力于出版《清静经》等书籍,以及劝导人们修道,为师父完善守孝之举。此外,还要继续推广全真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皈依其中。这段经历使得马钰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如何通过个人行为来实现理想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能够吸引众多追随者的人物形象。而这一切,都源自那个关于自己命运的小小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