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博大真人关尹子实乃江湖中赫赫有名之人也
《庄子·天下篇》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
在《庄子》里,称之为“关尹”,排名尚在老子之前,并称为古之博大真人。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在《史记》里,则称之为“关令尹喜”,是正史记载唯一受老子的衣钵的传人。关尹并不姓关,“尹”是周代的官名,所以关尹只是文始真人的职务而已。至于“喜”字,则首见于《列子·仲尼》篇:关尹喜曰:“在己无居,使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關於關承子的主要思想,在先秦典籍《列 子》、《莊 子》、《吕氏春秋 中都有所論述,如 《莊 子·天下篇》說:“建 之 以常無 有 主 之 以太一.”關承又稱關扛或關令,或稱為文始真君,因得了公孫龍書中的仙法,一生行善,用心修養,有助於達到仙境。
古代隠士對關扛推崇備至,比喻為「百科全書」中的重要部分。在東晉時期的葛洪對此也有評價,他認為「方士不能及先儒未嘗言,可以仰望不可攀手,可以玩味不可執取」。這些說法足見當時學者們對他的尊敬與推崇。
文始先生被奉祀為祖師,並且成為了內丹派中的最高境界之一,被視作修煉者的榜樣。而他的傳記和思想也被後世學者廣泛研究和傳承。他不僅是一位智慧深邃的人,也是一位生活簡樸、性格豐富的人,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但即使如此,他仍然處於低估的地位,這讓我們思考的是,有多少其他類似的歷史人物同樣遭到了低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