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代表人物关尹子博大精深主张内涵丰富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因种种原因被低估了,他们的重要性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道教中的河上公和关尹子便是这样的人物,而根据被低估指数,关尹子大约名列前茅。
《庄子·天下篇》记载:“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其在于此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庄子》中称之为“关尹”,并排在老子的之前,被誉为古之博大真人。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则称他为“关令尹喜”,是一位受老子的衣钵传承的人。在正史中,他是唯一一位继承了老子的道德学说的人。
然而,“关”并不姓“关”,而“尹喜”也不是他的名字,“尹”其实是周代的一个官职,所以他只是文始真人的职务罢了。至于他真正的名字,我们已经无从得知。而他的名字中的“喜”则首次出现于《列子·仲尼》篇:“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者也。’”
又称作文始真人或文始先生,因为他截留西行的老子,使得《道德经》这部伟大的经典得以流传不朽。他因此成为了后世尊崇的大师之一。
他的主要思想可以在先秦典籍如《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的章节中找到,如《庄子·天下篇》的描述:“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及其他许多地方。
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叫葛洪的人对他的书进行了赞赏,说它不可思议,不可攀登,不可玩弄,只能作为一种启示。这本书甚至比起更著名的《道德经》,都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尊重。他还因为修炼达到了极高境界,被认为是修炼最高境界的一员,并且成为内丹仙学中的一个顶尖法门。
最后,他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宇宙结构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为天府四相之一,被赐予各种神圣的装饰,并统领八万仙士,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