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太白山道长王兴理守护古籍传承

太白山道长王兴理守护古籍传承

我先前遇到了一位道长,名叫王兴理,他是河北塘沽人,于1960年在华山王母宫出家,拜了礼庞法山道长为师。接下来十多年,他一直居住在眉县的老君洞中。到了1987年,他又搬到了钟吕坪老君洞,并在1997至2010年间常驻太白山的太白庙。在2002年的某个时刻,他接受了辽宁千山五龙宫的传戒,被尊称为引请大师之一。在2011年的某一天,即7月1日,他结束了尘世的生活。

这位王兴理道长的一生都致力于推广和发展宝鸡市、眉县的道教文化。他得到了香港飞雁洞刘松飞先生、谭召先生的大力支持,在他们资助下主持修建了钟吕坪八仙殿和太白庙前的石桥,同时还收回了太白庙的产权,为当地道教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对青年学子们学习与修行很关心,对当前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不真实之处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很多所谓“传戒”只是一种形式,而真正重要的事物却被忽略掉了。

有一次,我有幸见过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岳庙住持袁志鸿。当时他的第一印象是,这位王兴理道长拥有炯炯有神的丹凤眼,一张国字形脸庞配上耳朵巨大的两边适中的耳朵,以及挺直鼻梁和周正口型。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健康养生的内涵。他的身材高达一米七五,有着海青色的道袍和十方云鞋,让人感觉干净而干练,又充满精神。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仙人降临一样,当他轻声慢语讲话时,我才意识到这是真的遇到了一个隐居高深的人物。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句感悟人生的话 道家文化的精髓...
在我年轻的时候,总是对道家文化充满好奇。每当夜深人静,我就会翻阅那些古老的典籍,试图领略到其中的真谛。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清风徐来的晚上,我坐在山脚下,一...
道家学说在生活中的运用 1. 道士一辈...
道士一辈子?探索道教修行的终极之谜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士这一职业群体因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修行方式而备受关注。他们通常被认为是修炼者,是一种追求长生不老、...
无为而无不为通俗 感情里的无欲则...
情感里的无欲则刚(心灵深处的自我约束) 在爱与被爱的交织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展现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源自于内心深处对真挚感情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
道家拜神的手势 道家代表人物及...
探索道家智慧:从老子到庄子 道家哲学,以老子和庄子的作品为代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道德经》与庄子的《齐物论》,分别是这两位思想家的代表...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