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鼻祖之谜历世真仙体道通鑑续编卷之二
谭处端,字伯玉,以金太宗天会元年三月一日生于宁海。出生时骨相异常,六岁堕井而安坐水上无恙。家人救之后,其神情自若,使人知其非凡。
早年记诵敏捷,同辈罕及。十岁学诗,即能作《一朝行上青龙架》等佳作,为众所称道。长大后因孝义见称,但心向经史尤精于草隶书法。
有一次醉酒外出,在雪中感风痺病,不得已暗诵北斗经求济急。在梦中,大帝横空出现,与星君共坐,谭处端拜下,而醒来自知归道之心益深。
后来,他前往祖师所在的马丹阳家,并被留宿庵中。在严冬夜里,由祖师指示,用海藻供暖,无需火焰即可免寒。此举令其愿意推诚心事奉祖师,从此终身事道。
随后,他隐居崑崙山、黄县卢山延真观,与祖师共同修炼。当时,有卢真君出世的边界,谭处端在玉皇殿西壁题诗:“杳杳颼轮去不迴,鸞胶鹤驭破云堆。”此诗流传至今,被视为他的高水平作品之一。
经过多年的修炼和探索,最终他与祖师一起游梁,并最终葬于刘蒋村。他的一生充满了奇迹和传奇,每一步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故事和智慧成就,对后来的弟子们影响深远。这篇文章记录了他的生命旅程,以及他如何成为中国道教鼻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