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送灶神道教文化中的诸子百家智慧天然道观的礼仪之邦
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民间传统中诸子百家智慧的体现——道教文化中的送灶神仪式。天然道观中,这一天被视为小年,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灶、扫尘、享用灶糖等活动。民谣中的“二十三,糖瓜粘”便是指这一时期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祭灶的风俗源远流长,从夏朝就已经有了对灶君尊崇的一种神话传说。
在先秦时期,祭祀五祀之一,即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其中又以灶神尤为重要。人们会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并且要陈列鼎俎,以示尊敬。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手续,比如迎尸等。
在中国民间影响极大的流传广泛习俗中,有着“送灶王爷”的说法。在旧时,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专门供奉“ 灶王爷”的地方,被称作“ 灶龛”。这些龛通常位于厨房北面或东面,上面供奉着燃烧不灭的灯火和各种香料。
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当夜幕降临时,一家人就会围坐在一起,为准备好各种供品,如饴糖和面做成的小甜点,然后将竹篾扎成的人形纸马和喂牲口用的草料摆放出来。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那位被称作“司命”的大仙,让他带着一年来的善恶报告回到玉皇大帝那里去。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节日逐渐演变成了多样的庆祝活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一些地方,还存在乞丐们装扮成不同角色,为每个家庭表演他们自己的版本的送灆歌舞,以此换取食物或者其他形式的小费。
对于这个节日来说,其背后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庆祝,而是一种对过去一年生活进行总结与反思,同时也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和吉祥福佑表示期待。通过这场献给遥远天上的玉皇大帝以及在地上的所有保护神们的大宴,就像是一次全家的团聚,也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情感交流。而对于那些相信古老信仰的人们来说,这不过是一个简单而温馨的心意表达,与世间万物共度岁月,是一种最纯真的爱与关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