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道教史略探索大道至简的深意
温州道教源远流长,自西汉初期东瓯王驺摇酷信神道开始,便与历史上的广泛传播和昌盛有着直接的关系。三国东吴时代,道在永嘉大箬岩劈石室以来,温州的道教也曾经历兴废交替。清末至民国时期,温州市区有道观达85座。
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曾到永嘉东蒙山、平阳昆阳东山炼丹;孙恩世奉“五斗米道”,举义旗后波及温州,更推动了温州道教的发展。南朝时期,有著名道士陶洪景先后居于永嘉大箬岩、青嶂山、瑞安陶山,他编撰《真诰》和《本草经集注》七卷,并采药为民治病。
唐宋朝时代,温州 道教相当盛极,宫洞、观众多,名流相继辈出。据传,“洞天福地”,在这里被拥称为五六处之多。此外,在元朝以前,在温州存在金丹派、紫阳派;到了元朝时,又分为了全真派(南宗)和龙门派(北宗)。明清两代中,全真派以正一派为主,而龙门派则逐渐衰落。
全真派是由王重阳创立,以“识心见性”为其修行要旨,不依附符箓,不事烧炼,但提倡全神炼气,对生活严格要求,不娶妻室,不食荤腥等。而正一派则以张陵为始祖,以符箓斋醮活动而闻名,是一个较受欢迎的地方,它们之间各自拥有不同的支系和特点,如茅盈之清微派、许逊真君之净明派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出现了变化或消失,如华盖洞天、飞霞洞、三皇井等,而一些如玉清观、大箬岩等古老宫观得以保存下来。在这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历史悠久且文化丰富的一面,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个宝贵资源。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物遗迹进行考察,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超自然力量以及精神追求的态度,以及这些信仰如何影响并融入当时社会结构中去,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