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尹喜真人圣诞广布道德澹然无为清虚自守社会各界和谐共生修行之人达到了最高境界
尹喜真人,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又称文始真人、巨无上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等。他自幼便对古籍充满热情,精通历法和天文学。他的视野开阔,他能洞察一切,无论是鬼神还是世间的纷扰都无法隐藏他敏锐的洞察力。大度恢宏,不修俗礼,他的行为举止高洁,不求闻达却影响深远。
在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尹喜预见到天下将要乱局,便辞去大夫之职,请求任命为函谷关令,以此隐居于下僚之中。后来,被尊为“尹喜仙师”、“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昊天金阙玉清上相都仙主”。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记载了關令尹喜与老子的故事。当时老子西游时,遇到了紫气浮动于函谷关,因此知道有圣人的存在,便前往寻找。在那次会面中,老子授予了《道德经》,并被誉为“博大真人”。之后,他们又共同著书九篇,这些书籍即是现在流传至今的《关尹子》。
据说,在武当山,有一个名叫“狮子峰”的地方,就是尹喜栖身的地方,那里的岩壁上有一个名叫“仙岩”的地方,是他修行的地方。这块地方还有一条名叫牛槽涧和青羊涧的小溪,它们听起来就像是一些神话故事中的元素。
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尹喜要求自己保持一种心平体正的状态,就像射箭一样保持稳定和集中。而这也反映出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它不仅能够治身治国,而且能够理解事物本质。此外,《庄子·天下篇》中也有关于他的引述,其中提到他的话:“在己无居,而形物自著”,这说明了他追求内心宁静,与外界保持距离,同时又不脱离世界而独立地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地位越来越崇高,最终被封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帝君”,成为道教中的顶级圣者之一。他的遗产包括一系列文献,如《关尹子》,这些文献对于后来的修行者来说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