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明贵老道长缅怀道教创始人在社会的影响力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在中国社会中被视为纪念张明贵老道长羽化登真的日子。时光荏苒,张老离我们已经两年有余。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张老的慈祥面容、矫健身姿、爽朗笑声、飘逸银须、睿智的话语和幽默谈吐,每一次回忆都像耳边风,让人怀念不已。虽然他已去,但他的精神与教诲仍然深植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和致敬的时刻。
张明贵(1931-2016),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以希仙子为道号,是一位杰出的宗教界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担任全国道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并且在多个省市政协委员及相关组织中的领导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5岁起,他便许下修行的誓言;11岁正式成为禅师。1951年,他云游三边延绥,传经布道弘扬道法;1957年携带旨意赴京斗智斗勇,将混元教赶出山门。此后,他又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并执掌鞭子登讲台,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张明贵返回白云观主持日常事务,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在其后的生活中,他遍访名山宫观,切磋交流;筹备成立陕西省道教协会,为佳县政协委员,在北京白云观受全真初真戒等等,一系列行动都体现了他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坚定决心。
多次参加国际《道德经》论坛,被香港特首董建华及曾荫权接见,再到策划制作武侠电影《白云山传奇》大型古装晋剧《白云真人》,宗教文化纪录片《白云山感怀》,电视散文《感悟白clouds 山》等影视作品,都展示了他对于文化艺术创新的热情与才华。
以笔耕田地,以口授书卷,不论是在农耕还是在文学创作上,都显示出了他的勤奋与毅力。正如他所说,“农耕舌耕笔耕”,“入道修道得 道”,“吹打写念做样样精通造诣高深”。他的生命轨迹,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