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曾国藩养生之得与失道教文化中的天然道观与道德经拼音版的智慧之谜

曾国藩养生之得与失道教文化中的天然道观与道德经拼音版的智慧之谜

曾国藩的养生之路:得与失之间的探索

曾国藩,清代名臣,其养生的理念和实践在当时乃是卓尔不群。然而,他的生命仅仅延续至62岁,这一点,与其晚年生活无奈、养生不当紧密相连。

曾国藩在饮食上主张“少食、素食、清淡”,日常生活中以素食和蔬菜为主。他自称“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即使军务繁忙,也坚持“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他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深知“脾胃为人后天之本”,因此避免肥鱼大肉,以免损伤脾胃。通过少吃、多进蔬菜,可以有效地养护脾胃,使其健康长寿。

早起则是他的另一项重要习惯,他认为这是养生的第一秘诀之一。他说:“早起可以振奋精神。”每天坚持早起,不论公务繁重或否,都能给予自己无穷妙用,并影响了身边的人。

体育锻炼也是曾国藩的一大爱好。他每天行千步,并鼓励家人亲自动手种植、饲养及缝纶等活动,减少依赖奴仆。出门需多走路少骑马坐轿,即便儿子体弱,也命其每日行五里路。此举久而久之,可转弱为强。

书法与围棋也是他的生活方式。在书法中,他培养忍耐力,“每日临一百字,将浮躁处大加收敛”;围棋则帮助他在繁忙时刻放松心情并调节情绪。这两项活动虽轻柔却显著效果,为长期练习提供了可能。

然而,在晚年,由于过度劳累及精神上的压力,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逐渐显现。一方面,是过度劳累所致——既有肺病又有牛皮癣伴随终生。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内心深处对朝局未卜的忧虑和猜忌,使他一直处于一种惊惧状态,最终导致身体状况恶化,最终因中风去世,从医学角度看,与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有关联。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代表人物图片 庚子太岁卢秘大...
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鼠相,执刀。在清风徐来、江南水乡的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卢熙,也被称作卢秘,其字为公暨。这个人不仅生于文...
三清是指哪三位神仙 老子道德经启示...
老子道德经全文下载:历下区吕祖庙古韵探秘 历下区吕祖庙,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畔,是一处创建于金代的道教全真龙门派寺院,因供奉神话人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得...
道教人物形象介绍 庚子太岁卢秘大...
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鼠相,执刀。在清晨的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降临时,他便以卢熙之名,被世人所知,也被尊称为卢秘,以字公暨见长。深谙经史之道,融会贯通,如...
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谁第二人生 广成先生杜光庭...
杜光庭,唐末五代道士,以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初习儒学,后入天台山深造。其文才华横溢,被僖宗赐紫服象简,任麟德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时人赞誉不绝:“词...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