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先生杜光庭扶宗立教之天下第一也出道弟子眼睛何以会变样道教文化天然道观
杜光庭,唐末五代道士,以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初习儒学,后入天台山深造。其文才华横溢,被僖宗赐紫服象简,任麟德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时人赞誉不绝:“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杜光庭随僖宗入蜀后,不再返朝。
王建建立前蜀,对杜光庭甚为倾心,将其封为广成先生,并称“昔汉有四皓,不如吾一先生足矣。”王衍继位后,更予以尊崇,以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相待。杜光庭晚年在青城山修道,其研究《老子道德经》的著作尤受推重,他对儒、道二家的融合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主张“仙道非一”,鼓励人们探索多种修炼途径,这对于道教的发展大有裨益。
杜光庭的学习方法也颇具特色,他每月分日而习,每日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有着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这位学者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留下的著作丰富多样,如《广成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等,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和思想提供了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