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高师王嗣琳道长探秘玉皇大帝真名藏于古籍之中

高师王嗣琳道长探秘玉皇大帝真名藏于古籍之中

他,俗名他碎五,号得一子,是陕西省陇县人。1914年3月15日出生,他在幼年时就开始学习书籍,但在十二岁时便辍学跟随父亲经商。他虽然有着淡泊的生活态度,却始终把道德修养放在心上。在22岁那一年,他决定出家成为道士,进入龙门洞道院,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师父冯高德,并获得了法名嗣琳。

1938年秋天,王嗣琳住在西安的八仙宫,那里有一位赵理忠高功主教的冬学班,他参加了这个班,还负责磨坊里的工作。在完成每天两斗磨米任务后,他与其他同行一起学习经典和秘密仪式,他们常常用“奇门遁甲”来解答人们的问题。

1942年,王嗣琳回到龙门洞继续他的修行,在那里他从高功闫理孝处学到了全真高功的秘密法则和斋醮仪式。此外,他还请教了一位中医大师,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使得周围的人都尊敬他。

1950年之后,王嗣琳住在楼观台,一心致力于自己的修炼,不问世事。他不仅精通丹经、子书,还熟悉《群仙要语》和《龙门心法》,并且为其他道友传授这些知识。1978年宗教政策放宽后,他回到了龙门洞任知客,与其他道众一起整顿寺院,并重塑神像,以保持香火之举。

1981年的春天和夏天,王嗣琳分别为楼观台和华山玉泉院主持开光仪式。同一年秋季,他又应邀到玉泉院主持一次大型的经忏活动,为此他献出了自己珍藏的一些全真高功秘籍。这对当时缺乏教材的情况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西北地区道教文化的恢复和发展。

1983年的秋天,再次受邀到楼观台进行水陆超度斋醮胜会,并举办了一次新的经忏活动。此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无论是接受邀请去华山还是返回龙门洞,都不断地参与各种宗教活动,用尽所学帮助别人,同时也积累经验以备不时之需。

1986年的春季,王嗣琳再次回归至龙门洞,为三月古庙会主持法事并协助田嗣舜监院举办全真冠巾仪式。这标志着他的生命旅程逐渐走向结束,当农历九月十一日七点的时候,由于劳累过度而羽化登真,最终与世长辞。尽管如此,他留下的精神遗产仍然被人们铭记,即虚无为心、信仰虔诚、爱国爱教以及慈爱与同情的心怀,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指导。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祖师爷是哪位神仙 艺术创作中的无...
在众多艺术家的心中,创作总是伴随着不懈的努力和深邃的思考。然而,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有些人却选择了“无为”的道路。这一哲学观点源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
当今道家代表人物 在这片被时间和...
无为之道 人类总是追求变化,力图改变自己、改变他人、甚至改变整个世界。然而,有一种力量,它却似乎与所有这些努力背道而驰,那就是“无为”。在中国哲学中,“无...
道家典故 庄子的自由思想...
庄子的自由思想为何能激发社会变革的火花?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学派不仅以其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而著称,而且也孕育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其中,庄子(约公元...
道家人物排行榜 吕洞宾的传奇生...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家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它还孕育了许多神秘而又深不可测的人物。这些人物往往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他们的生活轨迹充满了神秘色彩,让...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