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道德经的道法自然不爱说话的道长们别误解他们_天然道观探秘

道德经的道法自然不爱说话的道长们别误解他们_天然道观探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关于修道者的闲言碎语。这些说法通常基于对修道者生活的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例如,很多人在来到道观后发现许多道长并不热情,也不太爱说话,甚至当他们被问及问题时,只给出简短的回答。难道,这些道长们都清高地不食人间烟火了吗?答案是“非也”。为了澄清这一点,我将根据自己的学修经验简单粗浅地叙述如下:

一、道长并不善于言谈?错了,道长并非冷漠,他的心肠你可能还会有机会遇到。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从不笑的“冷面人”,这种“冷面人”每天脸上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但偶尔挤出一点应付笑纹也算赏脸。这与道长不爱说话有一定相似性。“冷面人”不是不会笑,是生性淡漠,不是在牵涉到自己根本利益的时候才不会露出笑容。同样,如果善信福主一直问“你说没有师承就不能做法事,那么发明道教的人的是谁传授的?他们登坛做法是不是灵验了?”或者“我以为某某某或某某某天师说的话不对,应该这样这样理解”,诸如此类,不要说高真先师都不回答,就是一般修行者都懒于回复,因为有些话就是说给有智慧的人听,有些话是说给一般善信福主说的,而有时候不去理会一些“中二”和“杠精”的话题,那本身就是一种回复或者态度。

对于无法言说的东西,就必须保持沉默,因此久之就有了“清高”一说的误解。此种说法不过是一种贬低修行者的泄愤之词,没有理由也不需要多解释。如果过多解释,就会失去 道教 “无为”的宗旨,变成“有为”的状态,这在修行中属于大忌。

二、遵守口戒律条。你可能不知道,多说话很容易犯戒。

戒律是什么呢?它是规范修行人的行为举止,并得到绝大多数同行人的承认而遵照的一个要求。在古代汉文化里,《越绝书·内经九术》就曾提到:“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这意味着守口戒非常重要。

《老君说五戒》、《老君戒经》和《初真戒》等古籍,都强调了对语言行为的规范,比如禁止妄语、绮言和谄曲。这说明,即使看似平凡的事情——说话,也需要严格遵守规矩。而真正的大德佛陀或仙祖们,他们虽然伟大但也是按着这些规矩来进行交流与指导徒弟,使得其所讲之言皆富含智慧与深意,如金子般经过滤选后再次呈现世间,更少瑕疵更少污染。

三、怕言多有失,与承担因果责任有关,每个人都不是万事通,对于自己掌握不到知识领域的事物,普通情况下是不涉及讨论。但如果涉及损害任何事物或引起混乱,无疑就会触犯宇宙自然界中的原则,这些原则超越个体感受,而直接影响他人的生命乃至整体世界平衡,所以开口之前需谨慎思考后果,同时确保自我心灵安全免遭外界干扰,从而达到心境宁静,一切顺其自然,不必急功近利地去追求什么叫做快乐,它已经存在于每个角落只待你以开放的心态去领悟吧!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老祖排名 慈悲的最高境界...
慈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可以触动人心,那就是慈悲。这一品质不仅能够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能帮助他人克服困难。那么,慈悲的最...
道教老祖排名 悟透了天道规律...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一套被称为“天道规律”的法则,它是万物运转的根本原则。从小星辰到巨大行星,从微生物到人类,每个生命体都遵循着这一自然界的规矩。悟透了...
从古至今的道家名人 无为而治深度探...
如何理解“无为而治”? 在中国哲学中,“无为而治”是指一种治国理政的智慧,它强调通过不干预自然法则,顺其自然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发展。这种思想源自道家哲...
现代道教代表人物 张至正商洛天竺...
张至正,号安连子,以道家学说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著称。出生于1900年5月4日,羽化于1980年8月14日。他是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宗师,其祖籍为陕西省丹凤县...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