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鄂温克族艺术

鄂温克族艺术

鄂温克族的艺术包括了鄂温克民歌与舞蹈等。 鄂温克族民歌最大的特点是用固定的曲调唱出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事,借景抒情,即兴填词。民间曲调中,有两种较为固定,分别是“呐哟哟”和“哲为哲辉冷”。鄂温克族民歌具有宽广、抒情的特点,结构方整对称,多由上下句组成,或由单乐句的不断反复或变化重复构成,既使用比较古老的三音音列,又使用五声音阶,歌词多用头韵,衬词较多,唱抒情性长调时,常喜用带鼻音的唱法,使感情体现细致入微。除了单一调式之外, 还有相当数量的交替调式的民歌。在取材上,民歌的内容主要有家乡山河、爱情、打猎、采集、传授野兽习性知识。形式除了短歌外还有叙事性长歌。代表作品有:《大雁湖》、《金色的雅鲁河》、《母鹿之歌》、《金珠和珠烈》、《为什么把我嫁给他》、《内胡楞》。200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申报的鄂温克族民歌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温克人有两种乐器,分别是“崩肉刻恩(口琴)”和“温痛(萨满所用的鼓)”。 鄂温克族舞蹈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努给勒舞”、“阿罕伯舞”和“爱达哈喜楞舞”。“努给勒”多由妇女表演,以“跟靠步”和“跺步”为舞蹈的特点,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强,内容有天鹅舞、跳虎、猎人舞等反映牧区和半山区生活的特色,充分表现了鄂温克族人民爽朗、勇敢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气质。“阿罕伯舞”是在节日及婚礼上跳的舞蹈,在跳舞时无乐器伴奏,只是通过人们嘴中发出的“阿罕伯”等声音为舞蹈助兴,提醒人们跟紧节拍。“爱达哈喜楞舞”又称为公野猪搏斗舞,由二人跳,跳舞时人们模仿野猪交配期吵架怒吼的模样,身披皮衣服,用肩互撞,并发出“吼吼”的声音,展现鄂温克人狩猎生活。 参考资料: 1.《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国家民委五种丛书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编,1986年。 2.《鄂温克族》吕天光,1983年。百度百科鄂温克词条。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创始人代表作及主要思想 修炼篇我来教你...
在这个忙碌而压抑的世界里,人们常常感到心灵疲惫,精神恍惚。修炼九字真言,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心灵修练方式,它能帮助你放松身心,恢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首先,...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及主张 一日三省晚上却...
在古老的传统中,有着一句被广泛流传的咒语:念九字真言晚上不能念。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有许多事...
道家哲学代表人物 土家族的节日都有哪些
土家族的节日都有哪些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茯苓 发布时间:2013-03-31 土家族聚居区近邻湖湘楚汉,历代以来受汉文化影响大,又以自己的文化影响汉文...
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文人 土家族节庆食俗
土家族节庆食俗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4-07-09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