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境界之代表李含光
在唐代,李含光不仅是上清派的重要传人,而且被视为道德境界的人物代表。他的祖籍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家世尊儒,其父李孝威号贞隐生生,精通黄老之术,与司马承祯结为方外交。
李含光出生于唐高宗开耀二年(公元682年),从小便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十八岁时开始学习道法,从师于江都李先生。在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他以品行清优度为道士,居住在东都洛阳的龙兴观,并后移居嵩山修道达二十年。
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李含光又从师司马承祯于王屋山阳台观。司马承祯一见到他,就感叹:“您真是一位玉清境之客呵!”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司马承祯去世后不久,玄宗召请他到洛阳询问修道之事,谈话间深感其高见卓识。
玄宗下诏让李含光住持阳台观,继承司马承祯的传道事业。他居阳台观弘 道兼修,是非常勤奋的,但感到茅山上清派传授的事迹逐渐衰颓,便称身体不舒乞请回归祖地茅山,以纂修经法,使得茅山宗再次繁荣昌盛,在江南蔚成风气。
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十二月,又命中使前赴茅山召请李含光,他奉诏入京,但每次皇帝召见,都斋戒沐浴,最终因病辞谢,再次请求回归茅山。皇帝下诏禁止在他的所居地区采捕鱼猎,以及凡是吃腥的人不得进入这些地方,以示尊重和保护。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被誉为“明心见性、超然物外”的人物,如同星辰一样璀璨,对未来的一代又多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