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修简单身安自然无欲则刚探究
一、一个理想的人生旅程,不是因为不断积累或复杂化变得更好,而是通过简化,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即便对于那些需要不断增加的事物来说,增加本身只是过程与手段,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比如知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以此悟到智慧,用最简单的方式直达智慧的本质;对于名利富贵也是如此,我们追求这些东西不是为了给人生增添负担,而是为了减少内心忧虑与负担。
所以说,增加的本质,也是为了有效地减少,使人生最后达到一种平衡。如果不懂得以此平衡自己的人生,在不断积累中不知道适当减少,甚至不知道增加的意义,一定会因为增加而变得更加痛苦。
就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人,他们经历了很多,但越经历越痛苦,内心越焦虑;他们又学到了很多,但学到的越多反而越糊涂。《道德经》中有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意味着追求学问的人会让知识一天比一天增长,而追求大道的人会让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
将一切事物简化到无为之境,就能使自己在外界纷扰中保持清醒和坚强。所谓“无为”,并非指完全没有计划,更不是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而是在得到这些食物之后,可以从内心察觉事物本质,并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平衡自己的生活。
正如老子所说,“复归于婴儿”的状态,那时人们的心机较少,却更容易获得快乐。在《小窗幽记》里也提到:“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智多,愈多而愈散。”意思说孩子们虽然智力有限,但内心完整;接受更多知识却可能导致思维分散和混乱。
一个人接触的事物越多,不代表他能轻松、清晰地掌握,或许还会被其累赘,这种情况下拥有的东西成为了生活负担,就像孩童时期,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破坏,只有自然保持完整,以此统合内心和外在,便易于获取生命价值,因为好的生命就是从简单的地方来的,这不仅包括快乐,还包括直达本质的人生智慧。
二、许多人对“简单”持有偏见,将其视作低层次的人生态度,但其实并不如此。当一个人的接触事务过多,他的心思繁重,不管怎样都难以取得良好结果,如同那些整天思考事情但活得失败的人一样。这一点庄子曾经做了深刻解释,他说:“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这意味着圣人才守在应该守的地方,不守在不该守的地方;凡人却守住了不该守的地方,却不能安稳待在应自我保护的地方。修行至“简单”的境界,有道之士便能看到事物核心部分,即通过自身学习直接理解智慧根本。此等人物,无论谋划还是观察,都能洞察事体核心,与世间浮华相去甚远。而俗人才常因过度思考、私心杂念,让所有情况停留于表象之上,使整个存在显得浅薄且无法满足自我需求,从而失去了快乐与目标实现能力。“简单”是一种抛弃世俗表象,让一切返璞归真,以实践求真的高尚情操。古语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識與社會上的名利財產這些東西都是無限可供探索,但是當個人放縱自己的過度追求時,是無法從中獲得真正滿足的情況。但正確的人生的態度,是讓自身保持適度,在積累與擁抱過程中調和內外,以“簡單”達到平衡,這才是值得深入領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