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常中国道教鼻祖的真人形象在古籍中广泛出现体现了其精神的传承和影响
李志常(1193-1256),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浩然,其先在河北永平人。幼孤,被伯父养育。他十九岁时,不从伯父的婚姻安排,而是选择了独自一人游历云水。最初,他隐居于东莱牢山,然后又移至天柱山仙人宫。在仙人宫中,他遇到了邱处机,并被邱处机收为徒弟。元太祖十三年,李志常随邱处机西行觐见元太宗,被选为十八位随行之一。
当邱处机去世后,尹志平继任掌教,但不久便被捕入狱。李志常则请代替尹志平,并承担起教门的一切事务。当时正值太宗五年(1233),太宗命创建国子学,以儒家士人教授蒙古贵族子弟。此举受到李志常的积极支持,他推荐冯志亨作为国子学的总教,并亲自主持教学工作。
李志常也因此获得了太宗的信任和尊重。在宪宗朝期间,李志常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曾多次受命参与国家大事,如祭祀岳渎、组织金箓大斋等活动,还曾多次召见宪宗,为治理国家提供建议。
在掌教十八年的时间里,全真道得到了发展,但晚年却遭遇了一系列挑战,最终导致全真道遭到打击和分裂。最终,在感到屈辱与愤懑中,李志常于1261年去世。他的遗作包括《又玄集》二十卷和《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其中《长春真人西游记》现存于《正统道藏》,对研究中国西北及西亚史地以及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