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南华真经注疏之夸张卷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辉煌智慧

南华真经注疏之夸张卷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辉煌智慧

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辉煌智慧之卷: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井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疏〕此章并假立姓名,寓言明理。北是幽冥之域,水又幽昧之方,隐则深远难知,井则郁然可见。钦明至道玄绝,显晦无常,故寄此言以彰其义也。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疏〕若,即汝也。此明运知极心问道,假设宾主,以“若”称呼,无非借助语言来探寻真理。

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疏〕此假设言方,将问题提炼至最本质层面。在这里,“思”、“虑”、“服”、“道”,都被放置在一个抽象、逻辑化的框架中,以求解答生命和世界的根本问题。

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不是不答,而不知答也。〔疏〕知,即分别也。这三问虽提出,却没有直接回答,这不是因为“无为”的回应缺乏情感或同情心,而是因为这些问题触及了深邃且复杂的哲学议题,其答案超越了简单的语言表达,因此无法给出直接答案。

知不得问,因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阅之上,而睹狂屈焉。〔疏〕白是洁素之色,大地广阔;南是显明之方,与日月相向;呱者疑似夷犹,如人迷途;阕者空静无物,如天空虚旷。这一过程充满了转折和困惑,最终达到了一种颠覆性的认识,那就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的恐惧与不安——狂屈。

狂屈#1曰:“唉。”予知之一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注]]俟,是应声也。这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一开始有意要说些什么,但到了中途却忘记了自己想要说的内容,只能停留在一种空洞的情绪反应中——哀叹。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注]]轩辕体恩泽妙达玄言,为万物所仰望;故以一“不动”观照这三大疑惑。而黄帝的话语简洁而富含深意,它揭示了一种内在平静与自由,以及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自然接受态度,从而达到了一种真正的心灵宁静与精神上的自由状态。

故圣人行不言之教,让一切事情自然发展,不做任何干预,也就不会有更多的问题产生,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由我们的过度思考、过分介入引起的。当我们能够理解这一点,就会发现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放下执着,用一种轻松自然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内心的一片宁静与外界的一致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必要去急于求成或追求完美,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然后让生活继续往前走,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烦恼和痛苦,并且保持个人的幸福感和社会稳定。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会成为真正的人生导师,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们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也许他们会因此变得更加开朗,更愿意分享彼此之间的情谊与知识,从而共同进步、共同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但正如孔子所云:“予欲無為。”(我想要没有作为)"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最厉害的人 傣族宗教信仰
傣族宗教信仰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盼 发布时间:2014-01-22 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傣族宗教信仰上也有不同。在傣族聚居区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在...
当今道家代表人物 探秘人类心灵的...
探秘人类心灵的“恶”:邪恶、残忍与复仇的深度分析 “恶”的起源与演变 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社会,“恶”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它是...
道家学派有哪些人 道家禅语中的真...
他的生平充满了神奇传说和超凡脱俗的修行故事,仿佛他本身就是道教中最为神秘莫测的一朵云端之物。 在元至明初年的中国,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道士似乎跨越了时间与空间...
道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眼眸变幻录出道之谜
在古老的传说中,出道弟子总是伴随着一段神秘而又充满期待的旅程。他们踏上这条路时,一切似乎都在等待着他们去发现和创造。而当他们最终站稳脚跟,展现给世人看自己...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