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教开山始祖张廉夫道教神仙的足迹
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出生于汉文帝九年庚午七月初十(公元前171年),在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7年)通过科举考试,以文学茂才一等之姿官至上大夫,时年仅22岁。后因遭遇权贵的排挤,他放弃仕途,全身心地投入到玄学的研究中。在终南山修道多年的他,最终成为了一位深谙道家的高手。
作为一名才子,在掌握了玄学精义之后,对世俗功名自然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弃职入道”成为了顺理事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乏许多知名道士曾是仕途上的佼佼者,但在悟到真理后选择辞官从道,如钟离权、吕岩、李哲玄等人。
张廉夫的修行之路并不平坦,他先是在离京城最近的终南山寻求灵感和力量,然后开始云游四海,在西汉武帝建元元年的某个时候来到了崂山。这片土地见证了他连续两三年的奋斗,他率领着弟子们共同建立了“三宫庵”和“三清殿”,这些建筑不仅是崂山地区首座的人工建造的道教庙宇,也让张廉夫得以被尊称为“开山始祖”。
除了庙宇建设外,张廉夫还参与植树工作,被誉为有史可考的人工植树开创者之一。他亲自栽下的两株桧柏至今仍然健壮生长,为崂山古树中的珍宝。
随着时间流逝,刘方清、赵冲虚、冯若修相继主持太清宫的庙务活动,当时这里已有90余位道士,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中心。尽管历经千秋万岁,但张廉夫留给我们的足迹依旧鲜活,如同他的精神一样永远不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