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净玄经

净玄经

内修于道,外行于德。 修道志虚,行德务和。 虚则能容,容则能和,和则无争,无争以处,得彼宁静。 既宁且静,浑浑一如,洞洞空如,谓之合道,谓之同德。 行则静观其行,住则静观其住,坐则静观其坐,卧则静观其卧。 行此四为者,谓之内观。 夫内观何为也者? 观其身与物和,以体道也。 身与物接,神存六虚,回观内照,以致和同,身物和同,神则容之,三者一如,是谓道生。 分而识之,欲而为之,知利而弗知害,损异以奉于己,背之于德,逆之于道,自我之所行焉。 自我而复无我,是谓离道而复归于道,背德而复合于德。 同至虚,和万物,为无为,谓之无我。 无我而自然。 之外,道之所处。 之内,阴阳五行之所主。 世俗之士,接于众物,感应思虑,心相乃生,自我随成。自我分别,差殊千里,各执已见,亲同侮异,无明而滞,弗通于一,是谓执妄。 是以古之道者,神游之外,一而静;身存之内,顺而安。浑浑然,静默无所言,是谓玄同。 有亲之爱,私也,我也。 无亲之爱,公也,德也。 德和众物,无所分也。道主万类,无所别也。 合于道德,一于天地,是谓大同。大同于天下,是谓爱天下。 爱天下者,视万民为己身。善者,为吾身;不善者,亦吾身。既为吾身,何所亲乎? 亲于首乎?亲于臂乎?亲于足乎? 一而忘之,无所分别,无所亲疏,是谓普爱天下之道。 故曰:至爱无亲,相忘于众生。 天行德,悬和万象;地行德,载和万物;元首行德,亲和万民。 德者,和也。和同众物,故能容;容纳众物,故能公;大公无私,故能全。 是以古圣行其德,为全天下之民,以使上下和亲,无相夺伦;以使远近和睦,无所乖侵 ;以使万民各得其所宜,而无害心。 ===首页与分页与分页之间分隔符=== 重利之世,民多欲;多欲之民,行多乱,乱多则法繁。 欲愈纵,行愈乱;法愈繁,暴愈甚;法愈繁,暴愈甚,行愈乱。 以利诱民欲,以刑残民身,是谓乱民,惟夫有德者弗为之。 是以古圣之治万民,使民寡欲而无争。 欲民寡欲者,必绝造物之机巧,奇物不兴;欲绝造物之机巧者,必绝万民之学,民无识则物保。 是以绝万民之学,弃造物机巧,奇物不滋,民则少欲,虽欲亦不可得之,而复归于寡欲,欲寡则自足,自足则无争,无争则无所行;无所行,和而法亦简。 明德简法,长安久治之道。 杀人毁物,莫若兵,天下莫不之厌。 喜为兵于天下者,是喜乱天下;乱天下者,必为天下恶;为天下之所恶者,必为天下孤;孤于天下者,不可得志于天下,虽得之,亦不久为也。 德者,得也。以德和天下,故能得志于天下。 是故善为天下者,乃以德和之,无以兵威之。 和于天下者,万国虽远则亲之;威于天下者,万国虽小则背之。 是以善为天下者,贵德而弃兵,故能一众异,睦远近,协和万国之民,散均万国之财,以有余奉不足,乃为万国之所望。 盈天下者万物,与万物相处者庶民。庶民之与万物,同处天地之间,共生之于一。 夫一者,万物之所宗,庶民之所本,和合天下者也。 失于一者,是谓乱德,乱德之世: 民纵其欲,为害于物;物失常序,复损于人;人物相侵,其乱愈甚。 德乱,则天地人物几于毁矣。 是以圣人之为天下也,绝万民之学,使其无机而作,去万民之所欲,使其无志而为。 作于无机,为于无为,是谓返朴,返朴谓之复德,德复则人物相和,天下静而平焉。 欲之,易之,塑之,用之,损之,失之。 残万类以为器,以从已之私欲,是谓败德。 败德之民,其欲纵。纵欲之世,机巧兴,奇物盛。奇物盛,而自然之万物则几于毁矣。 民之常存,所凭者自然之万物,自然之万物渐毁,之生也危。 是以圣人之治,事无事,欲无欲,教民无识,绝其机巧,使其寡欲而自足,自足则安,安则静,静则朴,朴则自然,自然者和。 合和于万物之民,兽见之不走,鸟见之不飞,故能与万物同处,是谓人物共生。 惟其共生,乃可长存。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最厉害的人 道家学派的主要...
探索天地之道: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与实践 在浩瀚的东方文化海洋中,道家学派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深邃的哲学观点,影响了无数世代。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
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文人 道家之思探索静...
道家的哲学基础与宇宙观 道家思想源自中国古代,尤其是周朝末期和战国时期。它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道,即“道德经”中的...
道教神仙 无为才能无所不...
无为才能无所不为的智慧之道 是什么使得“无为”成为一种力量? 在东方哲学中,无为至上是一种深刻的智慧,它强调通过放松、顺应自然和避免过度干预来达到最高效率...
道教神仙 冷教授巨大好吃...
冷教授巨大的坐姿吸引了无数人眼球,仿佛他坐在一张巨大的餐桌前,每一口饭菜都在他的喉咙中回响。这种独特的摄像角度让人不仅能感受到他的饕餮之情,还能体会到他对...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