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文韬5明传诗解至道知止知起至情探索封建礼教在社会中的运作与影响
【六韬·文韬5明传】诗解至道知止知起至情 题文诗: 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侧,文王问曰:“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 太公问曰:“王何所问?”。文王问曰:“先圣之道,其所以止,其所以起,可得闻乎?” 太公答曰:“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为先圣治国之道所应废止。柔和而静恭谦而敬强而守弱忍而实刚,此四者,为先圣治国之道所应推行。故义胜欲则昌,而盛;情真义深;欲胜义,则败自亡,不得不亡。敬胜怠则吉,而祥;至吉情正;怠胜敬,则国灭家丧,不得不灭。至道与至情相通,至情乃真诚心灵的呼唤真诚是最为纯真的情感,当其达到正直,无私无伪,便能使气场清晰,如同洞悉一切的智慧窟中,可以认识到停止的地方,那就是最完美的善良。当微妙的事物显露于世间,我们自己也能自我认识并停止。当我们停下了,就可以安静下来,当安静后,我们才能定下心来,当心一旦定好,就会感到平安。而不再怀疑,这样从开始到结束,一切都是以真诚的心去做。这便是人生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