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客家人的血统基因从流民到归属的觉醒

客家人的血统基因从流民到归属的觉醒

客家人的血统基因:从流民到归属的觉醒 温春香

自20世纪30年代罗香林奠定客家学研究基础以来,客家学渐渐成为一门显学,至上世纪十年代,涌现了众多研究者。而这众多研究领域中,客家源流一直是最为学者们所关注的,关于客家源流的专著就有不少。在这些论著中,讨论的焦点大都集中在客家的来源、迁徙、语言、特质、精神等问题上。学者们对创立和发扬客家学贡献巨大,使后辈追随者有清楚的脉络可循。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学者们皆在传统民族史研究方法指导下展开研究,对于清晰地认识民族形成发展史有重要贡献。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客家研究也被总结为“民系——文化论”范式下的研究。

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族群理论的流行,学者们开始思考族群认同与族群意识的问题。华裔学者梁肇庭是当代对客家学研究贡献颇大的学者,其遗著《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和族性:客家、棚民及其邻居》结合施坚雅宏观区域理论与人类学族群理论,对guest family research 有全新的理解。他提出13,14世纪是guest family酝酿期。直到16,17世纪,因经济衰退人口迁移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土guest矛盾,guest family意识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才激发出来。Guest family才具备了族群特质。

梁先生将 tribe 与 culture group 进行区别,他认为共享文化及传统只能称为“culture group”,tribe 是与他者的相对应,因此,只有当 guest family 人与其他 tribe 接触并发生磨擦时,他们才产生 tribe 的自觉感。他开启了 guest family “tribe —— identity 论” 研究模式。

一、“Guest Family”作为流民

最初,“Guest Family”作为人群指称,一开始是作为他称出现的,并且时常以反面的形象出现,即使在书写时被有意污化地加上“犭”旁。但在形成这一污化之称前,其实文献中已有对 guest 民的人口记载。在修于清代雍正初年的《归善县志》中,有明代中期归善县异邑租佃土地的情况,这些异邑租佃人员被称为 guest 民,他们进入惠州租佃土地,因常与当地土人发生矛盾,与土著形成相对的寓居人群。这批异邑租佃人员涉及三省,是兴宁长乐安远武平之人,其中涉及三省异邑出入的人口其实皆是毗邻之地的人民,由于移入人口比当地原住人口还多数倍,在官府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形成社会不安。此种情况造成土产不足,而又不能完全依赖本乡本姓,此情此景,便给予了一定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的争端埋下伏笔。当局为了维护秩序,以拘其入约来限制他们,但这种措施却无意间承认这些外来人的合法性。一旦这种合法性得到承认,同时该地区由于经济原因引起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当地方面则自然生发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抵制心理,如嘉庆年间《增城县志》的记载所示:“闽人犁来……其依山燔岭而樵,负户而汲,大率男壮遣服皂衣役官寺持吏短衣相告。”但即便如此,也丝毫不构成任意 tribe 意义上的暗示。

二、“Guest Family”作为 Tribe

然而,在不断接触与磨擦之后,与土著之间不断深化关系,使得 Guest Family 从一个方言集体逐步转变成一个具有某种 Tribe 自觉意识的一致团体。嘉庆年间徐旭曾作《丰湖杂记》,其中提出了 Guest Family 的身份以及它背后的文化价值。他认为 Guest 家是一支来自南京衣冠旧族后裔的大规模南迁游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社区,它拥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以及独特的心理状态。这篇文章可以视作 Guest Tribe 的宣言书,因为它首次系统阐述了 Guest 家的地位,并试图通过科学证明其优越性,从而提高 Guests 在主导层面的声望并树立正面形象。

然而,不幸的是,该文中的描述并不仅仅只是纯粹的事实陈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于 Guests 种族身份感知过程中的尝试,以及如何通过历史事实进行解释以支持他的观点。因此,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评估这些信息是否真实准确,而不是简单接受它们作为事实真相。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去撰写这样一篇文章,以及这篇文章可能包含哪些隐喻或隐含意义,以便更全面地下判断徐旭曾对于 Guests 身份认同态度及其影响力范围究竟如何广泛?

最后,由此可见,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都必须考虑到具体语境以及人们基于那些情境下的行为选择。当我们谈论 Guests 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他们自身拥有的资源,也要注意分析周围环境以及其他相关参与者的反应和回应,从而获得更加全面且精准的情报。不过,这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不易轻易解决,但正如一切重大课题一样,它也是值得深思熟虑的一个主题,因为每个故事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世界各处生活方式差异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金句摘录 道家代表人物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道家思想深受人们青睐,产生了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蒲察道渊(1152~1204),通微子,上京人,其祖因金朝开国佐命功封袭千户,是一...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讲解 道家修身养性的...
至高境界:真人与至人,与天地同寿。圣人寿命可达一百岁左右,贤人符合养生之道寿命便可延长。 真人 上古时期被尊称为真人的卓越者,他们能洞悉自然法则,精通天地...
王弼注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解释 陈景润道法自然...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修炼方法影响了无数世人。十大道家人物语录不仅反映了他们个人的智慧和生活态度,也是理解道家的精髓所必需的...
大道至简上一句原文 道德经九个字核...
在2023年4月13日至19日,第二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这次会议由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