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代表人物分析探微寻真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道家思想深受人们青睐,产生了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蒲察道渊(1152~1204),通微子,上京人,其祖因金朝开国佐命功封袭千户,是一位在道家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
蒲察道渊少年时期便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逃婚后投身于南山修行。在大定二十一年,他来到西安,并遇到了女冠镏琼,她告诉他邱长春真人的所在地。蒲察随后成为邱处机留居关中的得力助手,他们共同修炼,在石门北建庙曰“全真堂”,并由蒲察主持堂事。
邱处机对蒲察颇为器重,对于善庆说:“人需友以成,友不可不择,蒲察道渊者,心存至道,是人必能辅成尔业”。于是于善庆与蒲察结为方外之友,不久二人隐居汧阳,与其他许多 道士共同生活和修行。
金末正大年间,由于兵火,全真堂被毁。元太宗十年(1238),重阳宫讲师冯道真、高道宽、魏道阳等人赴汧阳重建玉清观,并升为宫。在陇州元帅姬德通的扶持下,这座玉清宫经过23年的建设,最终完成了重建。
金泰和四年(1204),蒲察逝世,但他的贡献对于整个达观界来说是无价的。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执着,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