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婚俗领导家办白事随礼多少物品适宜
在我国的贵州省,侗族是一个以一夫一妻制为基础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社交方式和恋爱习俗同样具有其独特性。通过各种形式如游方、踩月亮、赶表、行歌坐月以及对歌等方式,侗族青年们相互认识并建立情感联系。在某些情况下,父母也会介入选择伴侣,这一点在土家族和水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中尤为常见。
在东南部的侗族地区,有一种名为“踩脚后跟”的传统活动,它是两性之间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当一个年轻人喜欢上某个姑娘时,他会悄悄地在她们身后踩一下脚后跟。如果对方被踩了,并且心仪这位年轻人,她就会跟随他走出场外进行私密对话。如果她不喜欢,那么她就装作不知道而继续前行。若发现对方不愿意,她也就放弃追求另寻对象。
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夜娶”或“夜嫁”的习俗,即婚礼通常安排在深夜举行。在这种情况下,男方会带领三十多人的迎亲队伍,用松明火把穿越山林到达女方家团寨,每个人都手持火把,加上唢呐锣鼓的声音,在偏远乡村中显得格外热闹和欢快。抵达新娘家团寨后,还需要通过一系列对歌来证明身份才能进入。
当迎亲队伍到达男家的门口,将鸣放鞭炮,以宣布新娘即将进门。此时,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人负责主持迎亲仪式。这套仪式持续约十几分钟之后,新娘才能够进入洞房休息,然后吃完所谓的“半夜饭”。饭后,他们开始进行对唱,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
有趣的是,在婚后的头几个月里,夫妇并不居住一起,而是每天各自去田间耕作或织布,只有当女方怀孕时,他们才搬进共同居住的地方,从此算是在法律上成为真正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