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道教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人物探索道教咒语大全的慎用之谜
【摘要】
道教考古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北京地区道教的考古资料已有了一定积累,从唐代直至元、明、清,出土了建筑遗址和墓葬,以及随葬陶器等珍贵文物。这些考古发现是了解、研究北京地区道教人物、事迹及宫观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经济思想内容的重要实物。本文主要对北京地区考古中发现的道教材料进行梳理,并略作综述。
【关键词】 北京; 道教; 考古;
【作者机构】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一、问题的提出
在某种程度上,当前对于这些涉及道教的考古资料,未能引起学者们足够重视。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尚不及农业考 古、城市考 古、纺织 考 古、美术 考 古等分支学科。以北京地区为例,譬如唐开元观道士王徽墓,由于有明确纪年,其墓葬形制已成为判定唐代中晚期墓葬标尺,而尚未有人对其墓志内容进行探讨。
二、三
(一)房山金陵瑞云宫碑
1982年,在房山区金陵遗址勘探调查时,发现青石残碑一块,可识读“钦□瑞云宫”等字。此碑可确定其应为一处道 教宫观。将此设于祖陵侧,可见女真统治者对 道 教 的尊崇,与《大 金 国 志》所记相符。
(二)福寿兴元观遗址和碑刻
20世纪70年代,在 元 大 都 遗址发掘中,一次性发掘了元代福寿兴元观遗址,此外,还出土了“圣旨白话碑”和“福寿兴元观 碑”。这两件碑刻,可以明确遗址性质,并使我们对其历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三、二四
本文通过梳理北京地区有关 道 教 的 考 古 发 现,对当地 道 教 人 物 事 迹 及 宫 观 基 本 情 况 进 行 了 初 步 研 究,为更全面理解 和 研究 道 教 的 传 播 与 发 展 提供了依据。这也为今后在 考 古 工 作 中 辨 识 道 士 墓 塔 及 唐 代 墓 葬 中 的 道 教 因 素 提 供 了 基 础,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助于深入发展 Daoist archaeology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