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魔法师揭秘巫师与巫医的真面目
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巫师”和“巫医”的形象被误解或贬低,人们对这些文化现象认识不足,是因为受到形而上学束缚。然而,这些角色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它们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两个术语:
一、远古时期,“巫师”被称作小宗伯或大宗伯,他们是天人沟通的桥梁,负责祭祀天地神灵、社稷和宗庙,并且治病疗疾,引导百姓向善。这不仅促进了文化传播,也维护了社会秩序。
二、“巫师”还担任记录国家大事和文书司案的职责。他们通过观察天象预测吉凶祸福,为农牧生活和生产提供指导。甲骨文中有着清晰的记载。
三、他们使用特定的言辞和歌舞,以悦神灵。这种仪式为后来的音乐、歌舞以及诗词艺术奠定了基础。
四、“符咒”的创造者——“巫师”,推动并促进了文化多元化,他们对书画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术”的运用,如医学发展,就是通过他们用药禁咒等方式,使百姓得到了精神释然和身体健康。
六、“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远古时期,都依赖于‘术’来维持封建统治、社会稳定,以及心灵安抚及疾病治疗”。
七、“巫医”即是指行医时被称为“ 巫医”。古代没有严格区分“ 巫”与“医”,它们都是通过“术”来治病利人的。在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看来,这些早期科学家的追求真理动机强烈,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
八,”原始的巫术与神仙方术,是传统医学及道教产生共同渊源,上下数千年一脉相承。”
(摘自《中华道学百问》,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