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前的道家智者李简易之道
李简易,号玉溪子,南宋时南宁袁州(江西宜春)人。自幼习儒业,但未能满足其心之所向,因此涉猎于道、佛经典,以及星象、算术、医药和占卜等多方面的知识。尤为热衷于金丹妙诀,他遍访名山大川,两次遇见了纯阳真人,并从刘海蟾那里学到了蓝养素的秘法。李简易留下了一部著作《玉溪子丹经指要》,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修炼之道的理解和实践。
在他的生平中,有一次他曾在岳山松树下与一位纯阳真人相遇,而后又在岳阳城下的月夜听到笛声时再次遇到他。这两次相遇都没有使他获得真正的悟 悟。他还曾游历南岳,以期找到蓝养素,但途中遇到了一个神秘的人,这个人知道他的名字和内心的一切,从而引起了他的好奇。在见到蓝养素后,他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对方,蓝养素则笑着说:“你眉间有没有白痣?”当李简易回答说有时,蓝养素就认定那个人是刘海蟾,是自己修炼成圣胎的关键人物。
随后不久,李简易得知刘海蟾已经去世,只留下一句“长揖而去”的遗言。他继续自己的修炼道路,最终撰写了一系列关于道家的著作,如《悟真篇指要》、《长生久视之书》以及《辩惑论》等,这些作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金丹妙诀及其修行方法。他强调,每个追求道德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因为每个人都能够圆满完成自己的功课,并且达到仙境。但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轻视这些智慧,因为轻慢可能会带来灾难。
最终,在景定五年的甲子四月(公元1264年),李简易圆寂离世,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系列宝贵的文献,也是一种对于生活意义和精神探索的深刻洞察。在读者的心灵中,这样的文字将持续激发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