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之宗虚靖先生与张继先的智慧传承
道家之宗:张继先与虚靖先生的智慧传承
在北宋末年,张继先(1092~1127)以其深邃的道学思想和卓越的道术成就,成为道教第三十代天师。他的祖父、父亲及母亲都被尊为“先生”,而他本人也被赐予“虚靖先生”的尊号。在徽宗崇宁年间,他曾三次被召至东京,负责内廷醮事,并多次受封赏。
张继先身世奇异,从五岁时便能笑语言谈,有诗作自诩,被视为真仙。他九岁袭教,以渊默寡言著称,其修养和道德高尚受到朝野一致赞誉。在徽宗面前,他不仅展现了高超的符水驱邪能力,还教授了《大道歌》,深得徽宗青睐。
张继先主张“心者,万法之宗”,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而修炼应从内而外,由静到动,由无为转向有为。他提倡内丹法,不信任外界杂技,更强调神气相随生死,无需借助外力。他的思想深受禅宗影响,与林灵素等人并称当时最博学的人士之一。
然而,尽管他在道教中地位极高,但张继先始终保持谦逊,对权势持有怀疑态度。对林灵素等人的权谋,他劝告韬晦,不忘初心,以此来警示世人:“金门红雾漫游天上,只怕迷失;白石清泉方适山中。”他的一生,是一段充满智慧与淡泊的人生历程,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