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守一存思道教文化探秘天然道观避讳六种人

守一存思道教文化探秘天然道观避讳六种人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在《道德经》中提到“虚其心,实其腹”,要求养神,要“致虚极,守静笃”,进而达到“专气致柔”。《太平经》更是详尽地论述了“守一”和“潜心”,认为养神是所有养生的基础。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指出,要想长生不死,就要恬愉淡泊,不断涤除嗜欲,并且保持静寂无为的状态。

唐代司马承祯撰写了《坐忘论》,提出养神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他所谓的七个阶梯包括信教、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和得道。通过这些层次,我们可以逐渐实现对外界物质欲望的排斥,达到了一个清净无为的境界。

至于存思,它意味着闭目静思某一特定的对象,这样做能够让外游的心灵返回并使之更加集中。根据道教传统,“存思”还能吸引五行诸神进入人体,有助于提升修炼效果。而进行存思有严格的仪式程序,如《存思三洞法》,通过正念与呼吸控制,可以预知吉凶并促进长生不老。

最后,“守一”则涉及将注意力集中于最高无上的原点或生命之气,使其稳定在身体内部,从而实现精神上的完全与活力。这项修炼被认为可以帮助人们度过困难时期消除灾难,并且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长生久视。尽管关于这一概念存在不同的解释,但它都是围绕着维持身体和精神健康的一个核心理念。

标签:

猜你喜欢

老子的道德经内容 在复杂世界中寻...
生活总是充满了无数的挑战和诱惑,有时我们会感觉自己被各种繁琐的任务和不必要的压力所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找到内心的宁静,实现个人的价值最大化,是每个人...
道家语录注解 人生哲学-无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被不断的追求和竞争所驱使,似乎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这种追求是否真的能带来真正的...
道德经第二十章全文及译文 跨越千年哪些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批道教经书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后世推崇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这些经书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精...
老子全文原文及注释 道教的开山祖师...
引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宗教信仰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道教作为一门深厚哲学和实践结合的宗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