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读后感悟借一颗入梦的骷髅告诉你生与死的对话探寻天然道观中的哲学奥秘
在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骷髅团扇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恐怖而又哲学化的故事。庄子出游时,在路边遇见了一具枯骨突露、森森然的地骷髅。面对这具先亡者,庄子淡定地用马鞭敲了敲它,并开启了提问模式。这场恐怖故事转变成了深刻的哲学对话。
庄子的问题是:“您是因何流落到如此悲惨的田地?是贪求失道还是遭遇了天灾人祸?是作恶闯祸,怕累及家人而选择了自我了结?或者寿终正寝而安享了天年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层次的人生哲理。从您的问话看,您似乎是一位“辩士”。但您说的那些都是活人才有的负累,人死后就不存在了。人的生命结束,上下级的管辖没有了,四时的劳役解除了,从容地随顺时光的流逝,这种境界,即使是南面称王,也乐不如此吧!
庄子不相信,他提出一个问题:“若是我让造物者将你复生,送回到你的父母亲人、邻里朋友中去,你愿意吗?”骷髅忧虑地回答说:“我怎能抛弃这君王般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间的苦劳呢?”
这个故事在不同的版本和演绎中被重复叙述,如《列子·天瑞》中的引述、《汉赋作家张衡》的《髑髅赋》、《才子曹植》的《髑 髏说》等。在“放焰口”道场中的两首唱段《金骷髅》和《银骷骨》,同样围绕着庄子遇到的那个角色展开,它们旨趣趋同,但内容略有差异。
在这些叹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于生与死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思。它们通过回环往复的手法,以一种紧锣密鼓的情调来催促人们思考,最终揭示出“早求解脱”的重要性。
这种通过不同世界角色的交流探讨生命最大事——生死的问题,是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初故事里,骷髅经历过生死之后,将其视为多忧劳少安乐。而到了经忏叹词,这个取向反转,不仅认为活着才是一切基石,还有一种好生的倾向。
这样一种关于好生的观点,在许多道教经典籍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三天内解经》指出,“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的道路就是最高境界,而死亡则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态。而在高士伯夷、叔齐这样的例证中,他们认为食周粟也是不义之举,如果继续生活下去,对他们来说就是迫于不得已,因此他们宁愿选择饿死也不吃周粟,这也体现出了对于“迫于不得已”的厌恶和逃避之情。
从这些例证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当下的生活状态,“迫于不得已”并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大多数人的常态更多的是处于亏损状态,即心理上的遗憾未能完全释怀,以及身体上的气血精神耗散或亏损。但真正追求的是全面的满足,那就是尊重生命,让六欲得其宜,就是所谓全生的境界。
因此,这样的劝导和提醒在道教文化中非常普遍,其核心目的就在于帮助芸芸众生摆脱那种因为追逐外部利益或名誉导致的心灵疲惫和身体消耗,而达到一种更为全面、健康且自由的人格发展。此外,它还意味着要远离那种只注重暂时功利利益,而忽视长远内心平静与精神满足的人类行为模式。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庄子的豁达眼光。他能够清楚认识到过度贪恋生命本身其实是一种不足,所以他选择留在地上继续生活。这无疑是一个对人类日常生活意义深刻洞察,对我们今天也许提供一些启示:不要把精力过度投入到追逐外界荣耀上,而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为自己寻找真正意义上的满足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