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揭秘天然道观中的道家故事
福州的“摆塔文化”:探索中秋习俗与道观传承
在遥远的明嘉靖年间,福州的一项独特习俗——中秋摆塔,便悄然诞生。据说,那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庆祝而举行盛大活动,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排列在门口,以此向英雄军官致敬。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喜庆之举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古老的福州城中,众多寺庙和高耸入云的大塔成了摆设品的灵感来源,因此便有了“摆塔”的称呼。
清代时期,这一风俗更是蔚然成风。施鸿保先生在其著作《闽杂记补遗》中详细记录了这一美好景象:“福州人家,在中秋佳节夜晚常供奉泥塑、宝塔等装饰物品,其中有的高达七八尺,雕刻精美,小则数寸,大则如同真实建筑。”这些精巧的手工艺品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让人们怀念起祖先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裴仙宫作为历史悠久的地标之一,其“摆塔文化”的传承至今依旧延续不衰。这座建于宋代治平年的道观,在明清盛世曾经热闹非凡地举办过这项民俗活动。而改革开放后,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领导下的裴仙宫,更是坚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这一习俗完美地融入现代社会。
每当佳节临近,裴仙宫便会组织一系列典型的摆塔活动。一排排桌子被搭建起来,每个桌子的位置都需恰到好处,以确保整体视觉效果最佳。然后,一层层毯子或被单铺上,为接下来的展示打下基础。此时,不仅孩子们的小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模型等,都将成为亮点,还有木架上的刀枪矛戟,让人眼前一亮。
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些由铁皮或薄木板制成的人造大理石佛像,它们通常高达七至九层,或甚至十三层,以它们突出的存在占据整个展示区;左右两侧,则布满各种神祇和婚礼仪仗偶像,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从弥勒佛到天女散花,再到二寸高的小旗手伞兵队伍,一应俱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大小,有形体大的放后面,小者放在前面,这样看上去才协调自然。而且,不可缺少的一定要有一碟或对“禾秧盆景”,即用细沙灌水再铺稻谷,使其发芽长出秧苗,与其他物品共同展现在台面上,此乃寓意五谷丰登之意。
过去,“摆塔”代表着幸福和繁荣,现在除了纪念戚家的爱国精神外,它还隐含着步步高升的心愿。在疫情期间,当所有人需要团结抗击病毒时,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裴仙宫也没有忘记向医护人员致敬,用他们最亲切的情感表达对这些战士无尽赞誉。尽管时代变迁,但这种根深蒂固的情谊和意义仍旧未能磨灭,而这正是我们应该珍惜并继续传承下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