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将七情六欲比喻为大道至简之门询问入道之门墙的深意

将七情六欲比喻为大道至简之门询问入道之门墙的深意

"七情六欲"是人心之惑,道家视之为修行的障碍。它们分别指的是七种情感和心理状态以及六种感觉器官所引起的冲动和需求。其中,七情包括喜悦、愤怒、悲伤、欢乐、爱慕、憎恶和渴望,它们在正常情况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但如果过度发作,便可能影响气血运行,造成身体各脏腑功能失调。因此,《上清经》中提到:“六欲务尽,七情宜除。”而《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则解释说:“七情乃指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些都是能损害人的心灵的因素。”

此外,“六欲”又被称作“六贼”,指的是眼睛、耳朵、大鼻子、小舌、三焦(身)以及意念这六个方面。在《太清元道真经》中,有这样的描述:“由于这‘六贼’不受控制的人无法长久存活……因为他们不断地进行无谓的观察、听闻、嗅觉探索和味觉享受,以及身体上的行动和思想上的思考,所以最终都不能达到真正的心灵归根。”因此,在道教看来,“七情六欲”是要克服才能进入修行道路的人类弱点,我们必须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以防这些习性再次干扰我们。

(摘自《中华道学百问》,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编著)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第38章 關於西濂亭記的...
《西濂亭記》是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一篇著作,主要內容描述了他在浙江紹興的西濂亭居住生活情景,以及其心性自省、修身养性的實踐。這篇文章不僅展現了王陽明的心學思...
道教太上感应篇全文 道家两鼻祖对后...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道家思想自古以来就被广泛传承并深入人心。道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老子与庄子的时代,他们分别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被后世尊称为...
道德经原文及注释 道教四大真人指...
在古老的道教中,有着许多传奇人物,他们以超凡脱俗的修为和神奇的法力,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其中,“道教四大真人”这一称呼,便是对这些高僧、仙人的最高评价。但...
道德经金句摘录 德道经智慧深邃...
什么是德道经?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考。其中,“德”和“道”这两个概念,在《老子》、《孟子》等著作中有着重要...

强力推荐